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例谈天津一中胡军近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开始在中学广泛推行,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尤其是网络教学也越来越走进中学课堂。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教学,都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我们现在的初始阶段的实行过程中,也都暴露了各自的某些不足和弱点。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更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中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以笔者所作的一节网络型研究性学习课《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为例。略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一、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去制定研究和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网络建设的现状和网络教学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求我们在制定研究目标或学习目标时应该首先考虑研究者的认知水平和网络教学的特点,以便能取得预期的成果。由于当时我带的研究性小组成员基本上都是高二文科班学生,历史课是他们的必修课,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颇感兴趣,再加上近代史上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字、图片以及多媒体资料都较为丰富,适合于通过网络教学来完成学习目标。综合各种情况,我们最后选取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这一研究课题,并制定了简明扼要、定位准确的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总体把握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2、通过学习研究,形成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演变学生自己的客观认识与理性思考。(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提炼、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客观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辨证地分析和看待历史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研究,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围绕学习和研究目标,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和网页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当然我们可以在研究性课堂上直接利用internet上一些相关知开展研究,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资料较为零散和分散,知识与现行的中学学习内容缺乏衔接性和针对性,再加之本身研究性学习课时间有限,有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内容。因此制作适合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网页和计算机课件是首要而且必备的环节。我们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研究成员大体上分为两组:一组主要负责收集各种历史资料(文字、声音、图片和录象资料),一组主要负责制作网页(包括制作一些必要的动画和多媒体资料)。在这过程中,我从总体上对学生的工作加以把握。由于是网络型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尤其是制作网页的工具如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教师必须首先加以掌握。最后我们制作了一个网站形式的“帝国主义侵华史”多媒体网络课件。内容包括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和侵略活动。每一次战争我们都设计了前言、侵略背景、侵略情况、战争结果、历史影响和他人评述等内容,而且在每一目内容里面都制作了相应的矢量动画、视频资料和大量的超级链接。同时还制作了一个聊天室和电子公告板,以供师生网上交流时使用。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查询功能,可以对网页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名词进行简单的查询。并且还把网页直接与互联网上一些历史专门网站进行了链结,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搜索之苦。整个网页的设计我们都主要围绕将要学习和研究目标做文章。而且在这过程中由于学生作了大量的收集和查询工作,实际上早已介入了本课题的研究。三、基于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课堂学习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当前中学教师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研究性学习,既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彻底走出去,不需要课堂。而有的则认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强调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但决不应该忽视研究性课堂上的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而且研究性学习应该走进常规课的教学和学习中。由于是在网络环境之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我们制订研究性学习目标时一个出发点是课题与教材有一定联系,因此笔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做法。具体做法为:(一)引入学习,布置本课的研究任务与要求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