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386585A(43)申请公布日2021.02.23(21)申请号202011128901.0B82Y5/00(2011.01)(22)申请日2020.10.20B82Y40/00(2011.01)(71)申请人浙江大学地址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72)发明人王杭祥陈晓娜(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315代理人黄燕(51)Int.Cl.A61K9/51(2006.01)A61K45/00(2006.01)A61K9/19(2006.01)A61K47/06(2006.01)A61P35/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2页(54)发明名称一种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靶向药单药自组装、分子靶向药和其它疏水性药物共组装纳米药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同时,使用的药品均已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使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分子靶向药单药自组装、分子靶向药和疏水性药物多药共组装形成纳米粒,无需额外载体,具有被动靶向作用,易通过EPR效应滞留于肿瘤部位,从而较大地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CN112386585ACN11238658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是由分子靶向药自组装或分子靶向药和其它疏水性药物共组装而得的纳米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球形形貌,粒径为8~8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向药为具有两亲性结构、作用于细胞内特定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靶向药为达沙替尼、索拉菲尼、雷帕霉素、他克莫司、吉非替尼、埃罗替尼、OSI-774、克唑替尼、伊马替尼、NVP-AEW541、CCI-779、Bortezomib、阿法替尼、色瑞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西达本胺、MK-2206、环巴胺、乐伐替尼、戈伐替尼、瑞诺司他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药物为疏水性抗癌药物,优选自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卡巴他赛、喜树碱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由分子靶向药构成的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药物中不含有其它载体。7.一种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分子靶向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可选择的进入步骤(2):(2)将疏水性药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二溶液;(3)将第一溶液注入水相中,均匀混合,通过自组装形成分子靶向药自组装纳米药物;或: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均匀混合,注入水相中,通过共组装形成多药共组装纳米药物;可选择的,将纳米药物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溶液中的分子靶向药与第二溶液中的疏水性药物的给料质量比在100:1到1:100之间可调。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使用搅拌和/或超声的方式使分子靶向药和/或疏水性药物混合均匀进而自组装为纳米结构。10.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纳米药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2CN112386585A说明书1/9页一种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纳米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高度分散性、稳定性、无需额外载体、每种组分均为FDA批准药品的新型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背景技术[0002]为了解决小分子抗癌药物特别是疏水性药物体内循环周期短、肿瘤靶向性低、容易暴露于正常组织等缺陷,广大科研工作者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药物递送系统,将小分子抗癌药物装载于纳米载体粒子内部,从而延长药物体内滞留时间、赋予主动或被动的靶向能力及实现药物可控释放。[0003]然而,构建载体依赖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往往涉及复杂的合成方案,且合成得到的载体材料难以精准控制,批间可重复性差,载药量和包封率低,严重限制了药物体内、体外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制备载体时使用了一种或多种的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和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影响药物的疗效需要逐一检验。更为重要的是,载体材料可能具有额外毒性,可能对正常器官造成损伤,影响生物体机能,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清除情况等还有待深入研究,大大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实现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向临床应用转化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开发无载体型自组装纳米药物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前景。发明内容[0004]鉴于以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