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1883937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CN101883937101883937A(43)申请公布日2010.11.10(21)申请号200980101227.2(51)Int.Cl.(22)申请日2009.01.20F16H57/02(2006.01)F16C19/36(2006.01)(30)优先权数据F16C25/06(2006.01)2008-0153382008.01.25JP(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6.02(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07182009.01.2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93556JA2009.07.30(71)申请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山本章(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陈萍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适当确保、调整锥齿轮的齿隙,并且无论正反、负载的大小如何,都维持该适当的齿隙。在通过轴承(BL)支承准双曲线齿轮(锥齿轮)(50)(或具备准双曲线齿轮(50)的轴)的动力传递装置(56)中,将所述轴承(BL)设成滚子(滚动体(58))能够无游隙地支承准双曲线齿轮(50)(或具备准双曲线齿轮(50)的轴)上的双向推力负载的结构,并且使滚子(58)的节圆(Pc2)位于比准双曲线齿轮(50)的齿(50A)的内端(50A1)更靠半径方向外侧。CN108397ACN101883937ACCNN11018839370188393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轴承支承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轴承设成单独地通过其滚动体无游隙地支承所述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上的双向的推力负载的结构,并且,使所述滚动体的节圆位于比所述锥齿轮的齿的内端更靠半径方向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交叉滚子轴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锥齿轮的轴心至所述滚动体的最外周部位的距离设为a、将从所述锥齿轮的轴心至所述滚动体的最内周部位的距离设为b、将从所述锥齿轮的轴心至所述锥齿轮的齿的外端的距离设为c时,在a+b>c成立的位置上配置所述滚动体。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的外周一部分兼作所述轴承的内圈。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的内周一部分兼作所述轴承的外圈。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仅由所述轴承支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锥齿轮或具备锥齿轮的轴的外周一部分周向地设有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1凹部,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一部分形成与该第1凹部对置的对置部、并且在该对置部的与所述第1凹部对峙的位置,周向地设有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第2凹部,在该第1、第2凹部之间,将该第1、第2凹部作为滚动面,使直径及轴向长度相等的圆筒状的多个滚子以其轴心互不相同地正交的方式组装。2CCNN110188393701883938A说明书1/5页具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伞齿轮、或准双曲线齿轮等锥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背景技术[0002]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2004-301234号公报中提出有具有如图6所示的准双曲线齿轮的动力传递装置。[0003]在该动力传递装置10中,电动机轴12的旋转通过摩擦结合部13传递到准双曲线小锥齿轮(锥齿轮)14。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与准双曲线齿轮(锥齿轮)16啮合。准双曲线齿轮16通过键17组装在中间轴18上。中间轴18通过一对球轴承20、22支承在外壳24上。在中间轴18上形成有中间小齿轮26,中间小齿轮26与输出齿轮28啮合。输出齿轮28通过键30与输出轴32成为一体化。[0004]锥齿轮(在上述例中为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及准双曲线齿轮16)为了维持其顺畅的啮合,必须在该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及准双曲线齿轮16之间维持适当的齿隙。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10中,为了该目的,首先在轴承20(或轴承22)和外壳24之间进行第1垫片调整,以使组装了准双曲线齿轮16的中间轴18位于能够在与准双曲线小锥齿轮14的关系中确保适当齿隙的轴向位置,为了固定、维持(调整为适当齿隙的)中间轴18相对于外壳24的轴向位置,需要在另一方的轴承22(或轴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