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3062612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3062612103062612A(43)申请公布日2013.04.24(21)申请号201210587346.7(22)申请日2012.12.28(71)申请人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1510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投资创业中心金达路788号(72)发明人许培元项鑫邹娟罗玉龙(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代理人代忠炯(51)Int.Cl.F16N13/20(2006.01)F16N23/00(2006.01)权权利要求书1页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可变排量机油泵(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包括通过反馈油路(15)与系统主油道(17)连通的机油泵本体,它还包括比例阀(1)和排量调节机构,所述的排量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并且通过比例阀(1)与反馈油路(15)连通,所述的比例阀(1)安装在机油泵本体上并与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16)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通过比例阀的进出油控制偏心环的摆动,从而改变机油泵内偏心环与叶片轮的偏心距,来改变机油泵输出的流量,因此,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减少了液压功率和机械功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CN103062612ACN10362ACN10306261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包括通过反馈油路(15)与系统主油道(17)连通的机油泵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比例阀(1)和排量调节机构,所述的排量调节机构设置在机油泵本体内,并且通过比例阀(1)与反馈油路(15)连通,所述的比例阀(1)安装在机油泵本体上并与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1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泵本体包括泵体(3)、泵盖(2)、偏心环(11)和叶片轮(14),所述的泵盖(2)固定连接在泵体(3)上,泵体(3)内设有内腔,内腔中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偏心环(11)和叶片轮(14),叶片轮(14)的圆周壁上设有多个叶片(6),多个叶片(6)将偏心环(11)与叶片轮(14)之间的容腔分割成多个容积值不等的液压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量调节机构是指,偏心环(11)外圆周壁的一侧通过圆柱销(13)与泵体(3)铰接,另一侧通过第一密封件(8)与泵体(3)密封,圆柱销(13)和第一密封件(8)将定子与泵体(3)的间隙分成进油腔(12)和回油腔(5);位于进油腔(12)内的偏心环(11)外圆周壁上具有延长臂(4),延长臂(4)的一侧通过复位弹簧(9)与泵体(3)连接,延长臂(4)的侧面与泵体(3)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10)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例阀(1)连接在泵盖(2)上,比例阀(1)的出油口(1.1)与进油腔(12)连通,比例阀(1)的进油口(1.2)与回油腔(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近进油腔(12)一侧的泵体(3)上设有第一油路(3.1),第一油路(3.1)的一端与延长臂(4)远离复位弹簧(9)一侧的进油腔(12)相通,另一端与比例阀(1)的出油口(1.1)相通;所述的靠近回油腔(5)一侧的泵体(3)上设有第二油路(3.2),第二油路(3.2)的一端与回油腔(5)相通,另一端与比例阀(1)的进油口(1.2)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排量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长臂(4)的一侧具有凹位(4.1),复位弹簧(9)的一端抵紧在凹位(4.1)内,另一端抵紧在泵体(3)上。2CN103062612A说明书1/3页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油泵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背景技术[000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磨擦,从而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小磨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等各种设备,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它一般包括泵盖和泵体,在泵盖和泵体之间用螺钉连接,泵体内设有内转子、外转子、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传统的机油泵在高速运转时流量比较大,而发动机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大的流量,在这个过程中,多余的机油造成发动机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因此发动机耗功较大,从而使发动机油耗较大,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的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发动机功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