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引言: 中学生学业拖延是指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存在着无法启动、总是拖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学业拖延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业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中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学生的成就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对于帮助学生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方式。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1.1松散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 松散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缺乏监管和控制,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较低。研究发现,采取松散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容易导致学生发展出拖延的学习习惯。由于缺乏监管和控制,学生容易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无法有效地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 1.2管理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 管理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控制和干预。研究发现,采取管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也容易导致学业拖延的发生。因为过度干预和控制会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产生反抗心理和厌学情绪。 1.3支持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 支持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提供温暖、理解和支持的方式。研究发现,采取支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可以有效地减少学业拖延的发生。因为支持型教养方式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任务,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成就动机对学业拖延的影响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面对学业任务时的内在动力和目标导向。成就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 2.1成就目标导向与学业拖延 成就目标导向是指个体对学业成绩和成功的追求和重视程度。研究发现,成就目标导向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避免学业拖延。因为他们对学习的结果和成绩有较高的期望,更容易主动地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 2.2避免目标导向与学业拖延 避免目标导向是指个体对学业失败和困难的回避和逃避。研究发现,避免目标导向越高的学生越容易产生学业拖延的行为。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失败或面对困难而选择逃避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业拖延的发生。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的成就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发现,支持型教养方式与积极的成就动机有着密切的关联。采取支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减少学业拖延的发生。 四、结论与启示 中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采取支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具有积极成就动机的学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学业拖延的发生。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注重提供支持和理解,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学校和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学业拖延问题的关注,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Abraham,K.M.,&Fischer,L.(2016).Studentmotivation,engagement,andachievementinahigh-poverty,urbanelementaryschoolsetting.UrbanEducationResearchandPolicyAnnuals,4(1),1-21. 2.Senécal,C.,Koestner,R.,&Vallerand,R.J.(2001).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theacademicmotivationscale.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93(4),777-798. 3.Spera,C.,Wentzel,K.,&Matto,H.(2009).Parentalaspirationsfortheirchildren'seducationalattainment:Relationstoethnicity,parentaleducation,children'sacademicperformance,andparentalperceptionsofschoolclimate.JournalofYouthandAdolescence,38(8),1140-1152. 4.Zhang,L.,&Leung,J.P.(2014).Parentingandacademicachievement:Mediatingroleofmotivation.SchoolPsychologyInternational,35(6),62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