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 初二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江苏科技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目标]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 2.能够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指出点的位置,会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掌握对称点的坐标关系. 4.理解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 二知识要点: 1.平面上有____且互相__的2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___,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___,公共原点称为___.写出某点的坐标时,___应写在____的前面. 2.各象限点的符号特征: 象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符号(+,+)x轴上的点,__坐标为0 y轴上的点,__坐标为0 3.点的坐标特征: (1)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坐标相同,__坐标不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坐标相同,__坐标不同. (2)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___,可表示为(x,x);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_____,可表示为(). (3)对称的点P(a,b)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4.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特征: 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__坐标变化,__坐标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对应点的__坐标变化,__坐标不变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x,1)、B(-5,y) (1)若点A、B关于x轴对称,则x=____,y=____; (2)若点A、B关于y轴对称,则x=____,y=_____; (3)若点A、B关于原点对称,则x=____,y=_____. 答案:略 例2.已知点P(2m一5,m一1),当m为何值时: (1)点P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2)点P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答案:略 例3.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图(1)中的图案“A”经过变换分别变成图(2)至图(6)中的相应图案(虚线对应于原图案). 试写出图(2)至图(6)中各顶点的坐标,探索每次变换前后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略 例4.已知点A(2,1),点B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点D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求点B、C、D的坐标. 分析:如图,点B与点A关于y轴对称,所以y轴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从而点B的纵坐标与点A的纵坐标相等,点B的横坐标与点A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类似地,可得点C与点D的坐标. 解:各点的坐标分别为:B(-2,1)C(2,-1)D(-2,-1) 例5.如图①,△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A1B1C1与△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有什么关系? (2)将△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A2B2C2与△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各有什么关系? 解:如图②,所得△A1B1C1与△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A1B1C1可以看作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的,△A2B2C2与△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请同学们思考:(1)如果将这个问题中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都减去5”相应地变为“横坐标都加3”、“纵坐标都加2”,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2)如果将△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能得到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____________(或向_______)平移_________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一个正数b,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________(或向____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 例6.已知:点A(6,2)、B(2,-4),求S△AOB(O为坐标原点). 分析:解决这种图形的面积问题,需要认真挖掘图形特点,转化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解:因为A(6,2)、B(2,-4). 过点A作AC⊥y轴,垂足为C, 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 所以AC=6,OC=2,BD=2,OD=4. 所以S△AOB=S直角梯形BACD-S△AOC-△BOD. 所以S△AOB=(2+6)×(2+4)×EQ\F(1,2)-EQ\F(1,2)×6×2-E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