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964083A(43)申请公布日2018.04.27(21)申请号201711374859.9C08K3/26(2006.01)(22)申请日2017.12.19C08K3/34(2006.01)B60C1/00(2006.01)(71)申请人滁州环球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39200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塔山西路36号(72)发明人龚文祥(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代理人杨霞翟攀攀(51)Int.Cl.C08G18/66(2006.01)C08G18/40(2006.01)C08G18/42(2006.01)C08G18/48(2006.01)C08G18/3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90-110份,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5-25份,聚氧化丙烯三醇10-14份,丙三醇10-12份,环烷酸锌3-5份,丁二醇10-16份,重质碳酸钙10-16份,累托石粉15-25份,三聚氰胺树脂颗粒6-14份,表面活性剂1-2份,促硫剂3-5份,发泡剂5-7份,脱模剂2-4份,色粉1-2份。本发明增韧效果极好,极大的提高了叉车轮的耐磨损、耐老化性能,而且提高了叉车轮用聚氨酯层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优良,使用寿命长。CN107964083ACN10796408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90-110份,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5-25份,聚氧化丙烯三醇10-14份,丙三醇10-12份,环烷酸锌3-5份,丁二醇10-16份,重质碳酸钙10-16份,累托石粉15-25份,三聚氰胺树脂颗粒6-14份,表面活性剂1-2份,促硫剂3-5份,发泡剂5-7份,脱模剂2-4份,色粉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特征在于,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三醇、丙三醇、环烷酸锌、丁二醇的重量比为95-105:18-22:11-13:10.5-11.5:3.5-4.5:1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特征在于,重质碳酸钙、累托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颗粒的重量比为11-15:18-22:8-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促硫剂、发泡剂、脱模剂、色粉的重量比为1.2-1.8:3.5-4.5:5.5-6.5:2.5-3.5:1.3-1.7。2CN107964083A说明书1/2页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背景技术[0002]目前的叉车轮主要包括轮芯和聚氨酯层,聚氨酯层套装在轮芯外;在叉车运转过程中,聚氨酯层与地面产生相对滑动摩擦,接触面磨损严重,导致叉车轮运转不平稳,无法正常使用,因而影响叉车轮的使用寿命,局部损毁之后,就要整个更换,增加使用成本。发明内容[0003]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增韧效果极好,极大的提高了叉车轮的耐磨损、耐老化性能,而且提高了叉车轮用聚氨酯层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优良,使用寿命长。[000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叉车轮用耐磨损的聚氨酯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90-110份,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5-25份,聚氧化丙烯三醇10-14份,丙三醇10-12份,环烷酸锌3-5份,丁二醇10-16份,重质碳酸钙10-16份,累托石粉15-25份,三聚氰胺树脂颗粒6-14份,表面活性剂1-2份,促硫剂3-5份,发泡剂5-7份,脱模剂2-4份,色粉1-2份。[0005]优选地,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三醇、丙三醇、环烷酸锌、丁二醇的重量比为95-105:18-22:11-13:10.5-11.5:3.5-4.5:12-14。[0006]优选地,重质碳酸钙、累托石粉、三聚氰胺树脂颗粒的重量比为11-15:18-22:8-12。[0007]优选地,表面活性剂、促硫剂、发泡剂、脱模剂、色粉的重量比为1.2-1.8:3.5-4.5:5.5-6.5:2.5-3.5:1.3-1.7。[0008]本发明采用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三醇、丙三醇、环烷酸锌、丁二醇配合,一方面不仅充分利用了聚氨酯的优良特性,有水、油等润湿介质存在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