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080703A(43)申请公布日2018.12.25(21)申请号201811007657.5(22)申请日2018.08.31(71)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30601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72)发明人王志娟黄维刘秉翼戴秀浪(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代理人石晓峰周放(51)Int.Cl.B62D21/02(2006.01)B62D25/00(2006.01)B62D25/02(2006.01)B62D25/04(2006.01)B62D25/0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车身侧围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包括:轮包、纵梁、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一端还与所述纵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梁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第一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轮包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和所述轮包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中空部。本发明的车身侧围结构,解决了纵梁单一传力的问题,通过两个纵梁平衡,以及传递到轮包,均分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撞击力传递到A柱。CN109080703ACN10908070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包(5)、纵梁(6)、第一加强梁(1)和第二加强梁(2),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梁(1)设置在所述轮包(5)上;所述第二加强梁(2)设置在所述轮包(5)上,一端还与所述纵梁(6)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梁(1)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第一加强梁(1)的四周延展出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轮包(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梁(1)和所述轮包(5)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梁(2)的四周延展出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轮包(5)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加强梁(2)和所述轮包(5)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中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围板(7)、A柱(8)和第三加强梁(3),其中,所述第三加强梁(3)设置在所述前围板(7)和所述A柱(8)之间,所述第三加强梁(3)的两侧形成翻边(31),中间形成加强筋(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加强梁(4),焊接在所述纵梁(6)的前端与所述A柱(8)的侧围之间;所述第四加强梁(4)的四周形成焊接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强梁(4)呈盒形结构,具有凹陷的中部,所述焊接边形成在所述中部的四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梁(1)和所述第二加强梁(2)为铝合金材料,且在外壁上形成多组弯折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梁(3)和所述第四加强梁(4)为铝合金材料,且在外壁上形成多组弯折筋。2CN109080703A说明书1/3页车身侧围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身侧围结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问题,要求其能承受严格的正碰、侧碰,使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得到保证。在新车碰撞测试(NewCarAssessmentProgram,NCAP)评价中,乘员舱刚度与乘员伤害有直接的关系,乘员舱刚度大,舱体在碰撞中变形小,乘员的生存空间就得到了保证,乘员的伤害就会相应的减小。这就需要车身有很好的传力能力,将车身前端的碰撞力迅速均匀的传向整个车身。来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纵梁传力,纵梁前端安装前保扛,碰撞受力后,力沿着纵梁向后传递,来用整个纵梁来分散碰撞力。这种方式仅仅在纵梁间传递,因此力的传递空间较小。导致局部位置受力较大,对安全有所影响。在40-50km/h的车速发生碰撞时,此种传力方式不会对安全产生太大影响。但是当车速超过60km/h时,单靠纵梁无法将碰撞力分散,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将撞击力分散,提高安全性。[0005]本发明的车身侧围结构,包括:轮包、纵梁、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所述第二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轮包上,一端还与所述纵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梁连接,并形成锐角夹角;所述第一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加强梁和所述轮包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梁的四周延展出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轮包固定连接,并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