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140170A(43)申请公布日2022.10.04(21)申请号202210166580.6B62D25/02(2006.01)(22)申请日2022.02.23(30)优先权数据2021-0571982021.03.30JP(71)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72)发明人长谷川厚山田瞳竹内亮大郎藤井隆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专利代理师洪秀川刘国超(51)Int.Cl.B62D21/15(2006.01)B62D25/20(2006.01)B62D25/04(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车身侧部结构(57)摘要本发明提供车身侧部结构。该车身侧部结构具备:边梁,其设置于地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柱,其从所述边梁向上方延伸,具有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外部;压溃构件,其相对于所述柱外部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将下部接合于所述边梁而向上方延伸;冲击器,其设置于所述压溃构件的上侧而接合于所述柱外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压溃构件重叠;座椅安全带的卷收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压溃构件而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配置于在所述冲击器形成的收容凹部的内侧。CN115140170ACN115140170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其具备:边梁,其设置于地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柱,其从所述边梁向上方延伸,具有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柱外部;压溃构件,其相对于所述柱外部而设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将下部接合于所述边梁而向上方延伸;冲击器,其设置于所述压溃构件的上侧而接合于所述柱外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压溃构件重叠;及座椅安全带的卷收装置,其相对于所述压溃构件而设置于车宽方向外侧,配置于在所述冲击器形成的收容凹部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冲击器向车宽方向内侧开口,且具备:固定于所述柱外部的上侧壁;从所述上侧壁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一对上侧侧壁;及将所述一对上侧侧壁的下方闭塞的上侧底壁,所述压溃构件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且具备:相对于所述柱外部在车宽方向内侧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下侧壁;及从所述下侧壁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下侧侧壁,所述一对上侧侧壁与所述一对下侧侧壁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下侧侧壁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上方倾斜的下侧倾斜部,所述上侧侧壁具备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向上方倾斜且与所述下侧倾斜部连接的上侧倾斜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冲击器具备加强部,该加强部从所述上侧壁至车辆前后方向两侧的一对所述上侧侧壁连续。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压溃构件接合于所述边梁的上表面及车宽方向内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柱还具备柱内部,该柱内部相对于所述柱外部而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且在下端部具有开口,所述压溃构件配置在比所述开口靠下方且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在所述边梁的内部还具备隔壁,该隔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压溃构件重叠的位置、沿着与车辆前后方向交叉的面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车身侧部结构还具备车门梁,该车门梁设置于车门,所述车门能够开闭地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柱而形成于车辆前后方向的至少一方的车门开口,并且所述车门梁设置为在闭塞了所述车门开口的状态下沿车辆前后方向跨所述车门开口,所述车门梁的梁端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冲击器重叠的位置。2CN115140170A权利要求书2/2页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冲击器具有比所述压溃构件高的刚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冲击器由板厚比所述压溃构件大的材料形成。3CN115140170A说明书1/9页车身侧部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身侧部结构。[0002]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3月30日向日本提出了申请的特愿2021‑057198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背景技术[0003]为了在车辆的碰撞时等保护车室内的乘员,提出了各种能够吸收外力产生的碰撞载荷的车身侧部结构。作为这样的车身侧部结构,存在例如能够抑制由于从车辆的侧方输入的碰撞载荷而中柱进入车室内的情况的结构。[0004]例如,日本国特开2005‑199749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构成:通过相对于柱的上下端部将中间部分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而将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