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郝素敏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47期 摘;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时刻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 使命。把育人理念融入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把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 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的育人理想落实到每一次教学情境中,把“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到 每一堂课,努力让课堂变得不仅有趣味,而且更有思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正确“三观”养 成,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高等数学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價值引领。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 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校制定推进“三全育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并落实以“课程思政”为 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守牢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深化混合式课程 思政建设,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了“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实现“课程思政”责任制,强 化学院基层党组织的“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制,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院党组织工作职责范 围,对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 三、我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大学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论教龄上的数字如何增加,都要时刻铭记自己 作为“人师”、而非“经师”的根本使命——教书育人。落实在工作日常中,就是把育人理念融入 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把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 的指导者”的育人理想落实为每一次教学情境的育人责任,把“三全育人”理念落实为每一堂课 龙源期刊网 的育人功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三观”正确养成,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以久 久为功的信念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合格“筑梦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方面、各环 节的一种实践探索。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突出价值引 领和立德树人目标。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要提升“课程思政”在教学过 程中的地位,守住大学课堂的主阵地。 四、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数学》是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面对人数众多、思维活跃、时 事问题敏感的大学新生,如何用好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 初心、回归梦想?如何在讲授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将《高等学数学》这门课讲授成 为既能被学生当下点赞、又能被学生永生铭记的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于一体的课程,是我一 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此,我立足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知识教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 “主线”上串联起知识点、数学史、名人典故等“珍珠,”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最 终实现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具体案例如下: (一)“数列极限”的概念 极限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 这正是对极限思想和方法的精彩而深刻的论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没有抽象出极 限的概念。 182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在《分析教程》中给出了极限概念比较精确的分析定义,并以 极限概念为基础,给出了无穷小、无穷级数的“和”等许多概念的较明确的定义。 直到1885年,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给出了极限的严格定义,即 今天教材上通用的定义: 从极限概念的萌芽——割圆术,到给出极限的严格定义,经历了1600多年。而我国古代 数学家对极限思想的发现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卓越成就,使学 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龙源期刊网 极限概念的漫长发展史表明,一个新的理论的诞生,需要许多人的艰辛劳动,甚至要经过 几代人的努力,这隐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 人们对极限概念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萌芽—分析定义—精确定义,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想认识,又从理想认识指导实践,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 践、再认识”的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