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895095A(43)申请公布日2023.04.04(21)申请号202211415522.9C08K5/45(2006.01)(22)申请日2022.11.11C08K5/46(2006.01)C08J5/18(2006.01)(71)申请人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C09K11/06(2006.01)导发光高等研究院A01G13/02(2006.01)地址510700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道11号科技企业加速器C3栋401室(72)发明人唐本忠陈伟才刘勇王志明郭锋(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专利代理师江裕强(51)Int.Cl.C08L23/08(2006.01)C08L33/12(2006.01)C08L25/06(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转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包括AIE分子和基体材料。本发明通过AIE分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混炼、挤出、切粒,得到AIE转光母粒;AIE转光母粒和基体材料混合后吹膜或注塑得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本发明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在365‑550nm范围内均可有效激发,发射光谱更加宽,转光效率更高,在室内光源的植物工厂作为转光农膜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CN115895095ACN115895095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包括AIE分子和基体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为树脂;所述AIE分子为激发波长包括365‑550nm,发射波长包括600‑700nm的AIE分子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为PE、PVC、PVA、PMMA、PS、PC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IE分子为激发波长的波峰在400‑550nm,发射波长的波峰在600‑700nm的AIE分子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IE分子为以下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2CN115895095A权利要求书2/2页其中,R1-R8分别独立选自氢,C1‑C8烷基,C1‑C8烷氧基,卤素,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2‑C8烯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2‑C8炔烷基,C6‑C30的芳基,C6‑C30芳烃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IE分子的添加量为0.1wt%~5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还包括功能性助剂;所述功能性助剂为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所述光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01wt%~1wt%;所述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0.01wt%~1wt%。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IE分子与基体材料混合后混炼、挤出、切粒,得到AIE转光母粒;AIE转光母粒和基体材料混合后吹膜或注塑得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性助剂与基体材料混合后混炼、挤出、切粒,得到功能母粒;AIE转光母粒、功能母粒与基体材料混合后吹膜或注塑得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在室内种植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用于光转化,所述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为吹膜得到的转光农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种植的光源波峰为400‑550nm。3CN115895095A说明书1/9页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转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集诱导发光转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背景技术[0002]植物生理学研究发现:波长400‑480nm的蓝紫光可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强烈吸收,促进植物茎叶生长;波长600‑700nm的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可促进植物果实生长;波长500‑600nm的黄绿光对光合作用几乎无贡献;而波长315‑400nm的近紫外线除360nm附近的光对促进植物果实着色有益外,会使植物变矮,叶片变厚;波长290‑315nm的紫外线对大多数植物都有害。[0003]转光农膜最早由L.N.Golodkava和A.F.Lepaev等人于1983年明确提出,1988年在日本东京“国际园艺设施高技术研讨会”上被推荐为“最有前途的功能性农用薄膜”。其基本原理是在聚乙烯、聚氯乙烯等薄膜中通过添加光能转换剂,以改善其透过的光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