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许渊冲文学翻译中的体现音美论文导读::②许渊冲将鲁迅的“三美”说用到翻译上来。译者的主体性翻译是一项跨语言。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敢目。关键词:许渊冲,主体性,以创补失,意美,音美,形美引言: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也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在其一生中翻译了大量的英法互译作品,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他通过自己六十年的文学翻译实践(用中、英、法文出版了五十多本文学作品,把两千多首诗词译成英法韵文)提出了许多有真知灼见的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译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有的这些都是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发挥创造性、主体性的体现。他通过自己的实践证实了自己提出的理论,并再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他的主体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一译者的主体性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和跨时空的复杂活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体性是指主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能动的改造客体,影响客体,甚至控制客体使之为主体服务。同样,译者的主体性则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对原文进行改造或对其产生影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被动的转述原文的意义,而是要在仔细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体会作者思想,然后能动的将原作者思想意图尽可能真实的表达出来也即翻译。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译者自身不同的个人经历,观点、立场等就会不可避免的在译文中融入译者自己的风格,在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加入自己的创作和主观因素论文发表,所以说译作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是其再创作的产物。解构主义理论家宣称,译者是创造的主体,翻译文本是创造的新生语言。①译者的创造性由此可见一般。二“三美论”的历史渊源许渊冲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格律体译文序言中提出诗词翻译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之说,是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出来的。原文为:“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嶙峋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鲡,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敢目,三也。”②许渊冲将鲁迅的“三美”说用到翻译上来,发展为“三美论”。他认为在诗词翻译中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三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三美1.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意美”《秦风》中的《无衣》是大家熟知的篇章,以下截取了第一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大意说的是:怎么能说没衣服穿呢?我和你穿同一件战袍。国王要发兵了,修理好戈和矛,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许渊冲将其翻译为:Areyounotbattle-dressed?Let’ssharetheplateforbreast!Weshallgoontheline.Let’smakeourlancesshine!Yourfoeismine.③许渊冲的译文中更多的采用的是创,由于汉语特有的语言特点及特殊的文化底蕴,如果直译就会有所失,就会破坏原文的意境还会引起读者误解,比如这里的“衣”就不能直接译为clothes,那样会引起误解。因此,他将“衣”译为战袍,并进一步具体化为胸甲,这样,通过再创,以创补失论文发表,读者更能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战火硝烟的那个年代,看到身穿战袍胸甲的战士在浴血奋战,读者更能心领神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试问倘若读者连原诗所要表达的内容都搞不清楚,如何去理解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呢?还有最后一句,没有译成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而是译为你的敌人就是我的,如此不分彼此的关系,这样不是更能拉近彼此之间距离,表现出秦哀公愿与楚国士兵同生死、共患难的侠肝义胆吗?这样翻译的译文更具意美,也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又何乐而不为?2.以创补失再现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弗罗斯特(RobertFrost)说过:“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whatgetlostintranslation)”。④因此,译诗必有所失,这就要有所创,以创补失。许渊冲正是发挥主体创造性的集大成者。作为“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极大地发挥着创造性,以创补失创造性的传达原作的“音美”和“形美”。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是家喻户晓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小诗,短短四行,把清明时节绵绵的梅雨,路上断魂之人,村头农舍的酒家,牛背嬉戏的牧童这些景物和路上行人因愁苦而感伤,想找酒家排解愁绪的情景都融入到了诗里。可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