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专题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中的作用【摘要】本文论述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整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专题化教学能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层次的课程定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题化教学;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今天的青年学生对现实不满,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怀疑甚至反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课堂尤其是在高职院校课堂越来越不受欢迎。针对这种现象,很多研究者提出种种应对措施,有的认为要学校领导重视,加大对思政课的经费投入,有的认为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大多数研究者着重于讨论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在这些呼声中,专题化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笔者认为,专题化教学模式树立了思政课教学的新理念,强化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高职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模式。但以往的研究者都着眼于在实施专题化教学后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没有从理论上好好地总结专题化教学的作用。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专题化教学的作用。一、专题化教学能更好体现思政课多层次的课程定位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上,我们对思政课的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一定位是正确的,而且必须坚持,但我们只局限于这一点是不够的,很容易在教学中就陷入纯理论的探讨或说教中,把学生推远,而不是把学生吸引过来。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方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方法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更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因此,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更凝聚着科学的方法论。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身也深刻体现了了一种方法和方法论,即实事求是。最后,我们应认识到我们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会背诵多少思想政治理论,而是掌握理论、运用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一门课如果不能对他自身的成长、发展起到任何作用,他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对他们的前途、命运是有帮助的,这个帮助就是能用课堂上学到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文素质课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还应该有第三个层次,人文素质课。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与科学素质、专业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大家都承认思想政治理论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往往忽视一点,那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今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对理论内容难以理论,课堂上一讲理论就心生厌倦,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不跟随教师思考,就越来越缺乏思辨能力,人文素质的提升存在问题,这两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了今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尴尬处境。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以往的认识,注意发掘思政课的资源潜力,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因此,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三个层次定位的教学模式,目前来说,只有专题化教学最合适。专题化教学能将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当代世界的热点、当今社会的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理,生动活泼,拓宽思政课的深度和广度,引发学生对社会、对自身、对未来的思考,掌握正确的方法认识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专题化教学让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科学1、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难点组织专题高职学生基础较差,人文社科知识也比较贫乏,导致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兴趣不大,由于自身水平的欠缺也缺乏探究的能力,他们更关注与自身职业发展有直接联系的问题,更关注具有实用性的问题,比如,怎样提高个人素质,国家在他们专业所在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