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10)申请公布号CNCN103483407103483407A(43)申请公布日2014.01.01(21)申请号201310468714.0(22)申请日2013.10.10(71)申请人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地址75010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望远工业园启元大道1号(72)发明人王良张丽娟王东东孙瑞君(74)专利代理机构宁夏专利服务中心64100代理人徐淑芬(51)Int.Cl.C07H17/08(2006.01)C07H1/0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说明书3页(54)发明名称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及萃取结晶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及萃取结晶方法,该复合溶媒是由20%~80%的C6~12烷烃和20%~80%的C8~10的苯同系物混合而成。本发明的复合溶媒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可降低萃取过程中的损失;密度小,萃取及返萃过程乳化小,易于分离;价格低廉,可降低硫氰酸红霉素的生产成本;选用的两种溶剂稳定性高,通过酸、碱和氧化处理即可去除溶媒中残留物,无需消耗大量蒸汽进行蒸馏处理,处理后的溶媒可以再次使用。通过本发明的溶媒进行萃取和返萃,实现在水相中结晶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工艺,硫氰酸红霉素质量明显好于溶媒相结晶的硫氰酸红霉素,本发明硫氰酸红霉素中红霉素A达到84~86%之间。CN103483407ACN103487ACN10348340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其特征在于是由20%~80%的C6~12烷烃和20%~80%的C8~10的苯同系物混合而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其特征在于所述C6~12烷烃包括直链烷烃和环烷烃。3.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首先采用由10%~90%的C6~12烷烃和10%~90%的C8~10的苯同系物混合而成的复合溶媒对红霉素滤液进行萃取,静止分离所得的复合溶媒萃取液经饱和NaCl溶液脱水、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加入纯水,然后再用醋酸溶液进行反萃取,向反萃取溶液中流加硫氰酸氨溶液进行结晶,后分离、淋洗、干燥得到硫氰酸红霉素。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红霉素滤液和复合溶媒的体积比为10:1~5。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30~40℃,萃取pH10.0~11.0。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萃取条件为:醋酸溶液浓度为10~20%,反萃取温度15~40℃,pH4.5~5.5。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氰酸氨溶液质量浓度为10%~50%,其用量按照每100ml反萃液流加2.4~4ml硫氰酸氨溶液,流加时间1.5~3.5小时。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过的复合溶媒先用浓度为1~10%的盐酸溶液的处理,分去水相后再用浓度为1~10%碱水处理,最后使用0.1~1%双氧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溶媒可以再次使用。2CN103483407A说明书1/3页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及萃取结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及萃取结晶方法。背景技术[0002]红霉素是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A、红霉素B、红霉素C、红霉素D、红霉素E和红霉素F等6种组份,其中以红霉素A的抗菌活力最强。硫氰酸红霉素是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红霉素的硫氰酸盐。硫氰酸红霉素为兽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的感染;更多的作为初始原料用于合成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双膜工艺和萃取工艺,其中萃取工艺使用的溶媒大都为醋酸丁酯或含有醋酸丁酯的溶媒,醋酸丁酯水中溶解度达到1%,萃取过程中溶剂损失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大量的醋酸丁酯进入废水难以处理。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溶解度低,溶剂损失小,成本低,便于处理的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上述复合溶媒进行硫氰酸红霉素的萃取结晶方法。[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硫氰酸红霉素萃取结晶用复合溶媒,其特征在于是由20%~80%的C6~12烷烃和20%~80%的C8~10的苯同系物混合而成。[0005]所述C6~12烷烃包括直链烷烃和环烷烃,包括环己烷、正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苯同系物为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