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481581A(43)申请公布日2019.03.19(21)申请号201811520471.X(22)申请日2018.12.12(71)申请人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地址510000广东省广州市从化温泉大道8号(72)发明人袁诚龙海林蔡鸿飞张懿李康强潘裕清李海波杨阳许文东蒋兆健(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代理人颜希文宋静娜(51)Int.Cl.A61K36/898(2006.01)A61K9/1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54)发明名称一种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手掌参经蒸汽爆破技术破碎为粗渣;(2)将粗渣干燥,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破碎为超微粉体,以薄壁细胞为指标性特征细胞确定手掌参超微粉体破壁率,得到破壁率达标的超微粉体;(3)将超微粉体加溶剂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手掌参破壁饮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手掌参破壁饮片颗粒粒型好、较易干燥、松紧适中、颗粒水中溶散性好、破壁率指标明确、破壁率高、药效成分保留率和溶出率高、药材使用率高,所得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易于控制,能够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CN109481581ACN10948158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手掌参经蒸汽爆破技术破碎为粗渣;(2)将步骤(1)所得的粗渣干燥,然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破碎为超微粉体,以薄壁细胞为指标性特征细胞确定手掌参超微粉体破壁率,得到破壁率达标的超微粉体;(3)将步骤(2)所得的超微粉体加溶剂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手掌参破壁饮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手掌参为新鲜的手掌参药材或经晾晒干燥的手掌参药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晾晒干燥的手掌参药材在蒸汽爆破前用水浸泡3~12小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蒸汽爆破的压力为1.2~1.8MPa,手掌参含水率为10~80%,维持压力的时间为1.0~10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粗渣干燥后的水分含量为5~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以薄壁细胞为指标性特征细胞确定手掌参超微粉体破壁率,是指以破壁前后薄壁细胞数量为指标计算超微粉体破壁率≥9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干燥方法为减压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中的至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为5~45℃,干燥时间为3~5小时。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操作为:设定温度为-35~-15℃,抽真空至系统绝对压力为50~100Pa后,保持1~5小时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加热升温至30~50℃,升华干燥1~10小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溶剂为水、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乙醇的浓度为10~99%;整粒是指用上层30目、下层100目筛的震荡整粒机筛分1~3次,制成30~100目之间的颗粒。2CN109481581A说明书1/6页一种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掌参破壁饮片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手掌参(Gymnadeniaconopsea(L.)R.Br.),又称手参、掌参、手儿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是生长于青藏高原的稀有药材,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灌木丛中,因为外形像手掌而得名。具有滋补益精和生精止渴等功效,常以粉末形式应用,是藏药中一味重要的药物,也是多个藏药配方中的一味药材,如国家藏药标准全书中记载的“补肾丸”、“十味手参散”、“十八味党参丸”等藏药复方中都有手掌参配伍使用。[0003]手掌参块茎的成分以粘液质、蛋白质、淀粉、糖类、草酸钙及无机盐为主,为传统民族药,以藏药使用居多。藏药具有与我国传统中药不同的用药特点,传统中药以饮片形式入药,大部分是用水代煎成汤剂使用;然而藏药的主要剂型是散剂和丸剂。虽然在古藏医书记载中,也使用汤剂、膏剂、脂剂等,但近现代藏医普遍采用水丸剂、散剂,可能与藏药组方药味多有关。常用的药材粉末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有效成分不易吸收完全,极大地浪费了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