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4470330A(43)申请公布日2022.05.13(21)申请号202111655203.0(22)申请日2021.12.30(71)申请人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14500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永兴街49号(72)发明人王永会李冲赵健烽黄建民(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专利代理师刘海霞(51)Int.Cl.A61L27/24(2006.01)A61L27/5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用于组织填充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组织填充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由重组胶原蛋白在一定条件下交联后,经过切块、透析、除水、粉碎、离心、灭菌、灌装等工艺制得。本发明制备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粒径为50~1000微米,可通过注射针头直接挤出;渗透压350~400mosm,pH5~7;交联剂残留在0.1~10μmol/L,符合药典规定;稳定性好,高温高压处理后不改变凝胶微粒的性状;抗酶解能力强;具有可注射性和一定的可塑性;无免疫原性,生物安全型高;可被胶原酶完全降解,降解产物为氨基酸和水,可作为填充物用于组织填充中,适用于医美领域。CN114470330ACN114470330A权利要求书1/1页1.用于组织填充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不断搅拌下,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重组胶原蛋白溶液pH至5~6.5,然后逐滴加入交联剂碳化二亚胺类溶液,继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停止搅拌后迅速将反应溶液转移到模具中,室温静置,得到交联度为4%~15%、重组胶原蛋白浓度为6%~18%的凝胶;所述的重组胶原蛋白由保藏编号为CGMCCNo.502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发酵所产生;(2)将凝胶切成小块,搅拌透析除去交联剂,直至交联剂残留量≤10μmol/L,干燥除去凝胶中吸收的多余水分;(3)二步法制备凝胶微粒:第一步,用分散机把凝胶块打碎成小颗粒,同时补加生理盐水或PBS;第二步,用均质机进一步把小颗粒粉碎成细小微粒,直至可通过注射针头挤出,所述的细小微粒的粒径为50~1000微米;(4)对细小微粒进行离心,弃去上清,得到凝胶微粒半成品;(5)对凝胶微粒进行灭菌,灌装,制得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溶性碳化二亚胺类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交联度为5%~10%;反应时间为30s~8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凝胶块的体积为0.5~5立方厘米;透析过程中采用的透析液为蒸馏水、纯化水或生理盐水;搅拌转速为200~500rpm,每次透析时间为1~2小时,透析次数为4~8次,透析液体积与凝胶块重量的比例为10~20:1,ml: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40~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散机转速为2000~5000rpm,分散次数为3~6次;均质机转速为6000~10000rpm,均质次数为5~10次;注射针头规格为27G或30G,优选27G。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离心转速为1000~3000rpm,离心次数为1~5次,离心时间为5~10分钟/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高温高压湿热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0~20分钟。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凝胶微粒半成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含量为6%~9%。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2CN114470330A说明书1/5页用于组织填充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组织填充的重组胶原蛋白凝胶微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类人胶原蛋白的主要功能序列的特性,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把胶原蛋白中的一部分mRNA逆转录,得到合适的cDNA序列后,再优选合适的载体表达,经过双酶切处理后,转移到各种宿主细胞中诱导表达得到高分子蛋白,并经过分离、复性、纯化后获得所需要的生物蛋白。与传统天然胶原蛋白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加工性强:重组胶原蛋白可形成三重复螺旋结构,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2)质量可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