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3.3几种常见的磁场班级:姓名:科目:物理课型:新课执笔:刘华涛审核:高二备课组讲学时间:课题3.3几种常见的磁场学习目标1.知道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能解释有关现象2.理解匀强磁场的概念明确两种情形的匀强磁场3.理解磁通量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会用安培定则判断磁感线方向理解安培分子电流假说。难点:安培定则的灵活应用即磁通量的计算。课前预习(一)磁感线1.定义:如果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____________的方向一致.2.特点: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__________磁场强的地方磁感线密磁场弱的地方__________.(二)几种常见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__________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________环绕的方向.2.通电环形导线和通电螺线管: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磁感线的方向或螺线管__________磁感线的方向.(三)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____________分子电流.2.____________决定了物体对外是否显磁性.(四)匀强磁场1.定义:____________处处相同的磁场.2.磁感线:间隔相同的____________.3.实例:距离很近的两个异名磁极间的磁场两平行放置的通电线圈其中间区域的磁场都是匀强磁场.(五)磁通量1.定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和磁场方向______的平面面积S的乘积即Φ=________.2.单位:1________=1________3.引申:B=eq\f(ΦS)因此磁感应强度B又叫________.课堂学习研讨、交流探究一、对磁感线的深化理解磁感线和电场线的比较相同点:都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场而假想的曲线;都是疏密程度表示场的强弱切线方向表示场的方向;都不能相交.不同点:电场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不闭合;但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即学即练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总是从磁铁的N极出发到S极终止的B.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各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它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和小磁针放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C.磁感线可以用细铁屑来显示因而是真实存在的D.两个磁场的的叠加区域磁感线可能相交二、几种常见的磁场分布1.常见永磁体的磁场(如图1所示)图1三种常见的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立体图横截面图纵截面图直线电流以导线上任意点为圆心的多组同心圆越向外越稀疏磁场越弱环形电流内部磁场比环外强磁感线越向外越稀疏通电螺线管内部为匀强磁场且比外部强方向由S极指向N极外部类似条形磁铁由N极指向S极【学以致用】如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或磁场中某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或磁感线方向.请画出对应的磁感线(标上方向)或电流方向.图2三、磁通量的理解1.磁通量的计算(1)公式:Φ=BS适用条件:①匀强磁场;②磁感线与平面垂直.(2)当平面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穿过平面的磁通量可用平面在垂直于磁场B方向的投影面积进行计算即Φ=BS⊥.2.物理意义:磁通量可用穿过某一平面的磁感线条数表示;若磁感线沿相反方向穿过同一平面则磁通量等于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磁通量的代数和).温馨提示磁通量的正、负既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方向它表示磁通量从某个面穿入还是穿出若规定穿入为正则穿出为负反之亦然.图3典例分析如图334所示线圈平面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磁感线竖直向下线圈平面面积S=0.4m2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6T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为多少?四、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应用及意义图4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安培认为物质微粒内的分子电流使它们相当于一个个的小磁体(如图4所示).2.当铁棒中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时铁棒对外显磁性(如图5甲所示);当铁棒中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杂乱无章时铁棒对外不显磁性(如图5乙所示)所以磁体在高温或受到猛烈撞击时将会退磁.图5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一切磁现象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即学即练关于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他提出此假说的背景是()A.安培通过精密仪器观察到分子电流B.安培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进行严格推理得出的结论C.安培根据环形电流的磁性与磁铁相似提出的一种假说D.安培凭空想出来的对磁感线的理解1.下图表示磁场的磁感线依图分析磁场中a点的磁感应强度比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的是()安培定则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