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课程研制过程第一节课程研制过程二、课程研制的阶段三、课程研制的参与者四、课程研制的特征第二节课程研制的基本原理泰勒提出著名的“选择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课程”的“目标为本”原理后,又著文加以扩展完善,创建了影响深远的“泰勒原理”。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加以发展,形成了比较综合性的当代课程研制过程模式。 来源学习经验的组织二、教育目标的筛选三、课程研制模式1.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被广泛引用深化和改造,衍生出了许多变式,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由于它强调课程研制活动的效率,讲究科学程序,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同时又从改革的角度适应了社会要求通过学校教育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建立社会新秩序的愿望,因而成为当代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式。 2.自然模式课程制订工作的进程: (1)在起初阶段,该课程计划没有设定目标,而目标只在其余阶段提供引导和参考的作用; (2)课程研制工作主要由教授美术的老师和专家主持,而学生、其他科目教师及行外人的参予极少; (3)课程计划的设计以实践推理(practicalreason)或慎思为主,通常的工作涉及辨别、形成和陈述问题,思考和表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以及对不同方案的利弊进行辩论; (4)课程计划所依据的资料并非属于科学化实证性理想的类型,而是经常来自小组成员的普遍经验; (5)在课程计划的慎思里,有关社会的资料很少得到采用; (6)大部分的慎思论断,没有诉诸任何三个传统的课程决定因素,即学生、学科内容及社会,反而这些论断诉诸计划的操作或推行计划时出现的事件。 3.过程模式4.情境模式5.实践折衷模式6.批判模式第三节课程研制的过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