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标定位]1.进一步熟练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2.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 一、爆炸类问题 解决爆炸类问题时,要抓住以下三个特征: 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因此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置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发生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物体仍然从爆炸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例1从某高度自由下落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下落h时,突然炸裂成两块,已知质量为m的一块碎片恰能沿竖直方向回到开始下落的位置,求: (1)刚炸裂时另一块碎片的速度; (2)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碎片的动能? 解析(1)M下落h时: 由动能定理得Mgh=eq\f(1,2)Mv2, 解得v=eq\r(2gh) 爆炸时动量守恒: Mv=-mv+(M-m)v′ v′=eq\f(M+m,M-m)eq\r(2gh),方向竖直向下 (2)爆炸过程中转化为动能的化学能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即ΔEk=eq\f(1,2)mv2+eq\f(1,2)(M-m)v′2-eq\f(1,2)Mv2 =eq\f(1,2)(m-M)v2+eq\f(M+m2gh,M-m)=eq\f(4Mmgh,M-m) 答案(1)eq\f(M+m,M-m)eq\r(2gh),方向竖直向下 (2)eq\f(4Mmgh,M-m) 物体在爆炸瞬间,所受合外力——重力虽然不为零,但重力比起碎片间的相互作用内力小很多,故可认为爆炸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二、滑块——滑板类模型 1.把滑块、滑板看作一个整体,摩擦力为内力(填“外力”或“内力”),则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和滑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由于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填“守恒”或“不守恒”).应由能量守恒求解问题. 例2如图1所示,两块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的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1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放于木板2的最右端,木板3沿光滑水平桌面运动并与叠放在下面的木板2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如果要求碰后木块1停留在木板3的正中央,木板3碰撞前的初速度v0为多大?(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图1 解析设木板3的初速度为v0,对于3、2两木板的系统,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1,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1 ① 对于木板3、2整体与木块1组成的系统,设共同速度为v2,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mv1=3mv2 ② 木块1恰好运动到木板3的正中央, 则据能量守恒有: μmg·eq\f(3,2)L=eq\f(1,2)×2mveq\o\al(2,1)-eq\f(1,2)×3mveq\o\al(2,2) ③ 由①②③联立方程得:v0=3eq\r(2μgL) 答案3eq\r(2μgL) 滑块—滑板类模型是通过板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发生相互作用,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一般不守恒,多用能量守恒求解,需要注意的是,滑块若不滑离木块,意味着二者最终具有共同速度. 三、子弹打木块类模型 1.子弹打木块的过程很短暂,认为该过程内力远大于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 2.在子弹打木块过程中摩擦生热,则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向内能转化. 3.若子弹不穿出木块,则二者最后有共同速度,机械能损失最多. 例3如图2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木块,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未穿出),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图2 (1)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在地面上前进的距离; (2)射入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因子弹未穿出,故此时子弹与木块的速度相同,而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初、末状态系统的动能之差. (1)设子弹射入木块时,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取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有:mv=(M+m)v′, ① 二者一起沿地面滑动,前进的距离为s,由动能定理得: -μ(M+m)gs=0-eq\f(1,2)(M+m)v′2,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s=eq\f(m2v2,2M+m2μg). (2)射入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ΔE=eq\f(1,2)mv2-eq\f(1,2)(M+m)v′2, ③ 解得:ΔE=eq\f(Mmv2,2M+m). 答案(1)e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