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三)牵正散(《杨氏家藏方》)【治证机理】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以致经隧不利,筋肉失养,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动,相对而急,缓为急者牵引,但见口眼歪斜一症。由于本证可由患者平素阳明内蓄痰浊,加之太阳外中于风,外风引动痰浊,形成风痰,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风痰循经阻遏;或肝风夹痰,窜于头面经络;或类中之证,经过急治,风火渐平,神志渐醒,留存风痰阻于头面之后遗证;或外风引动内风,夹痰阻络所致。【方解】本方以祛风药与熄风止痉药相配伍,祛风药选择兼能化痰之品,熄风止痉药选择既能平熄内风,又可疏散外风者。 君:白附子——祛风止痉,入阳明经,长于疏散头面之风,并有燥湿化痰之功。 臣:全蝎、僵蚕——熄风止痉,全蝎善于通络,僵蚕亦能祛风化痰; 佐:热酒——宣通经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 本方配伍特点是针对风痰壅阻经络,但见口眼歪斜一症,重以祛风止痉药物,佐以善于通络,化痰的虫类药,搜风活络,止痉祛痰,使祛除风痰力量得以增强,且能疏通络脉。【运用】 1、辨证要点:猝然口眼歪斜,舌淡苔白等;2、加减运用:如酌加蜈蚣、天麻、地龙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可增强疗效。3、现代临床:本方现代常用治疗颜面神经麻痹(面瘫),中风偏瘫,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属风痰痹阻经络者。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辛燥,适宜于上述病证属于风痰而偏寒性者,如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而引起的口角歪斜或半身不遂者,本方不宜应用。另外,方中白附子与全蝎均为有毒之品,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汤剂应少于6克。消风散(《外科正宗》)【治证机理】本方所治之证,是因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郁于肌腠而发,症见皮肤疹出色红,瘙痒,或抓破后渗出津水,或疹出遍身云片斑点,时隐时现。【方解】治宜疏风止痒为主,清热除湿为辅。 君:荆芥、防风:疏风透表,开发腠理, 牛子、蝉蜕: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达到祛风止痒之目的。 臣:苍术:祛风湿,燥湿健脾; 苦参:清热燥湿利水;木通清利湿热; 佐: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胡麻仁:滋阴养血润燥,使己伤之阴血得以补充, 生地:并制约疏风、渗利之品耗伤阴血之弊。 当归:兼以活血,针对邪阻经脉造成气血不畅甚至瘀滞等病理改变,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使: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全方以疏散风热、风湿从外而出,清热燥湿,利湿,使湿热之邪从下而泄,并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协调各组方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外解内清,邪去正安之功。 本方主要由疏风、清热、祛湿、养血四法组成,具备了治疗皮肤病的四个主要治疗法则,即疏风清热法,清热利湿法,清热泻火法和养血润燥法。【运用】 1、辨证要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等。 2、加减运用: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血分热甚,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加赤芍、丹皮、紫草以清热凉血。 3、现代临床:风疹、湿疹效果明显,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有上述见症者,亦多有效。【使用注意】临床使用本方应注意以下四点。①方中疏风药与祛湿药易伤阴血,病证中也存在伤阴之病机,虽有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但必竟势单力薄,因此,对气虚血弱的患者宜慎用。②若能配合外用药,收效更为显著。③服用本方期间,不宜服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④方中胡麻仁各地应用的品种比较混杂。北方多用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即亚麻子。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二》称为壁虱胡麻,功能祛风止痒,润燥通肠;南方常用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即黑脂麻,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润燥;另有一种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果实,即茺蔚子,功能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某些地区亦作胡麻仁使用。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方解】治宜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君: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臣:石决明——平肝潜阳; 栀子、黄芩——苦寒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得清而不致偏亢; 佐:益母草——活血利水;有助于平降肝阳。 川牛膝——引血下行; 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补阴而配阳,有治本之意; 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运用】 1、辨证要点: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2、现代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者。桑杏汤《温病条辨》【证治机理】本方证吴氏明言“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秋感燥气是指燥邪外袭,而脉之数大,为阳热之象,必燥与温热合邪。右脉属肺,吴氏又直言伤于手太阴气者,此证为温燥伤及肺卫无疑。【方解】温燥初起,邪在肺卫,治必辛透与凉润并进。 君:桑叶——轻清凉散,善能清疏肺经及在表之风热。 杏仁——苦辛温润,降气润燥止咳; 臣:豆豉——助桑叶轻宣解表; 沙参——养阴润肺; 象贝——清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