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樟树三中杨颖) 1、教材分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2、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富于思辨色彩。教学本文,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论点,理清本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第三,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品味文中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最后,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3、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能力目标: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议论文,而议论文又是九年级的学习重点,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教学难点是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还课堂以活力,尽量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生机,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还记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课件2)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件3)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好,让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4,5展示图片) 同学们的的答案都是正确的,都很合理!看来,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因而事物的正确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板书1~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请翻到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6) 这是一篇议论文,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议论文的知识:(课件7) 二、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快速浏览课文)。(课件8),边听(看)边思考: (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那几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明确: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是否存在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2、浏览感知——明确文章论述的话题: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课件9) 课件{投影}学法指导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和“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 {课件投影}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 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寻找第二种答案——创造性思维 可见,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紧扣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件10{投影}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投影}/学法指导二/注意设问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 设问是一种无疑自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 明确: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是否存在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3、仔细琢磨——分析文章的内容: (课件11)先让我们看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 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倪刚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 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课件12投影}轻声朗读4-8段,思考:(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