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差错沟通取向的中介效应 标题: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差错沟通取向的中介效应 摘要: 包容性领导风格在组织管理中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差错沟通取向的观点,探讨了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差错沟通取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差错沟通取向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研究为组织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有助于组织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包容性领导风格;员工创新行为;差错沟通取向;中介效应 一、引言 包容性领导风格是一种以关注员工需求和情感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对于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差错沟通取向是包容性领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开放的沟通环境来鼓励员工提出和解决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差错沟通取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二、理论基础 2.1包容性领导风格 包容性领导风格强调关注员工的个体情感和需求,倡导给予员工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以激发其创新能力。包容性领导具有高度的情感智能和关注度,能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2.2员工创新行为 员工创新行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创新思维和行动,包括新观念的提出、新方法的尝试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等。员工创新行为对于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差错沟通取向 差错沟通取向是指组织中对错误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差错沟通取向强调建立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环境,鼓励员工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创新发展。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本研究基于文献综述和理论假设,构建了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并引入差错沟通取向为中介变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某工业公司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共收集到300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检验和假设验证。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即包容性领导风格越高,员工创新行为越明显。同时,差错沟通取向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六、理论与实践启示 本研究结果对于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首先,组织管理者应注重培养包容性领导风格,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为其创新行为提供支持。其次,组织管理者应建立开放和透明的沟通环境,鼓励员工提出和解决问题,以促进员工的创新发展。 七、结论 本研究通过探讨包容性领导风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差错沟通取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组织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启示。通过培养包容性领导风格和改善差错沟通取向,组织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升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Amabile,T.M.(1988).AModelofCreativityandInnovationinOrganizations.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10(21),123-167. [2]Avolio,B.J.,&Bass,B.M.(1995).Individualconsiderationviewedatmultiplelevelsofanalysis:Amulti-levelframeworkforexaminingthediffusionoftransformationalleadership.LeadershipQuarterly,6(2),199–218. [3]Ensley,M.D.,Hmieleski,K.M.,&Pearce,C.L.(2006).Theimportanceofverticalandsharedleadershipwithinnewventuretopmanagementteams:Implicationsfortheperformanceofstartups.LeadershipQuarterly,17(3),217-231. [4]Wang,G.,Oh,I.-S.,Courtright,S.H.,&Colbert,A.E.(2011).Transformationalleadershipandperformanceacrosscriteriaandlevels:Ameta-analyticreviewof25yearsofresearch.GroupandOrganizationManagement,36(2),2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