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351930A(43)申请公布日2017.11.17(21)申请号201710457738.4(22)申请日2017.06.16(71)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地址030024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79号(72)发明人秦晓峰朱孟兵李峰(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代理人申艳玲(51)Int.Cl.B62D55/084(2006.01)B62D55/3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及方法,包括履带张紧轮、驱动轮,液压缸、带轮、导向轮、履带、变位机构,变位机构位于底盘前后,变位机构由驱动轮、导向轮组成三角框架结构,由变位液压缸活塞杆伸缩驱动变位体旋转动作实现变位功能;导向轮包括行驶导向轮和变位导向轮,底盘前后侧的变位导向轮运行方向相反;在行驶导向轮上方设有履带张紧装置,履带张紧装置由张紧轮、张紧液压缸组成。本发明在满足底盘通过性的前提下,采用一套特殊的机构变动履带轮系,增加了整机的稳定性;并且该套机构不占用上车空间,重量相对较轻,成本较低。CN107351930ACN10735193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包括履带张紧轮、驱动轮,液压缸、带轮、导向轮、履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位机构,变位机构位于底盘前后,变位机构由驱动轮、导向轮组成三角框架结构,由变位液压缸活塞杆伸缩驱动变位体旋转动作实现变位功能;导向轮包括行驶导向轮和变位导向轮,底盘前后侧的变位导向轮运行方向相反;在行驶导向轮上方设有履带张紧装置,履带张紧装置由张紧轮、张紧液压缸组成,张紧轮与张紧液压缸连接,由张紧液压缸带动其工作;所述变位液压缸和张紧液压缸缸筒铰接于车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变位机构实现底盘两种状态的切换,行驶状态下驱动轮离地保证底盘较好的通过性,在需要增大整机稳定性的工况下,变位机构由变位液压缸驱动绕底盘前、后的行驶导向轮旋转实现变位,以驱动轮接地,增加履带底盘的支撑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履带进行变位的同时,履带的需求长度有所变化,通过履带张紧装置预先保存一定的长度储备,并通过履带张紧装置对于液压缸的输出力的控制保证履带的张紧效果。4.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当车辆需要较高的整机稳定性时,第一变位液压缸驱动左侧变位机构绕行驶导向轮的圆心O1进行逆时针旋转,第二变位液压缸驱动右侧变位机构绕行驶导向轮的圆心O2进行顺时针旋转,此时驱动轮作用于地面,整机的支撑距离由行驶状态的L增加到L+2ΔL,整机的稳定性因支撑距离的增加得到提升;当需要切换至行驶状态或者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工况下时,两变位机构逆向运动实现复位;该状态下,驱动轮离地,底盘具有更佳的通过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式底盘的变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种状态切换时,履带的需求长度发生变化,对履带的要求:通过履带张紧装置保存长度储备,当从行驶状态切换至作业状态时,张紧液压缸活塞杆伸出释放履带储备,并且通过张紧液压缸作用力保证张紧效果;从作业状态切换至行驶状态时,张紧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收回履带储备,也同样通过张紧液压缸作用力保证需求的张紧效果。2CN107351930A说明书1/3页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式底盘的变位装置及方法,属于机械领域。背景技术[0002]对于采用履带式底盘的工程车辆来说,尤其是起重机械,在行走过程中希望保证较好的通过性,而在起重等作业状态,则希望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为履带式底盘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案,该机构为保证良好的通过性而对履带增加斜角α,整机作业状态下的稳定性则是由L决定。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履带式底盘布置形式,履带式底盘因其牵引力大,接地比压小,越野性能好,稳定性好,转弯半径小等特点,在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履带式底盘的通过性是指通过一定路况的能力,并且一定的履带倾角将有利于提高通过性。整机稳定性是影响工程车辆作业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于起重机等机械来说将直接影响其最大起重量,对于履带式底盘工程车辆来讲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是整机的支撑长度或支撑距离,即图1中所示尺寸L。如何在保证整机通过性等条件下,增加支撑长度,提高整机稳定性是设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000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增加整机作业状态的稳定性,有些是通过增加车长以增长L的大小。有些增加履带式底盘工程车辆稳定性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支腿。作业状态下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