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762578A(43)申请公布日2018.03.06(21)申请号201710928488.8(22)申请日2017.10.09(71)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4063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15号(72)发明人杨海涛周得广居钰生许汉君郭立新谢爱元(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邵骅(51)Int.Cl.F01D25/24(2006.01)F01D17/10(2006.01)F02B37/2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57)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包括蜗壳腔,所述蜗壳腔具有收集来自于发动机排气的蜗形流道,通过所述蜗形流道将排气送入位于叶轮叶片入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腔内沿排气流动方向纵向设置有滑动隔板,用于将所述蜗形流道分隔成截面积相对变化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本发明通过在蜗壳内设置可滑动隔板,将蜗壳流道分为两个流道。通过可滑动隔板调节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气体的流量,同时也对蜗壳出口气流角度进行调节。通过控制蜗壳出口气体的流动角来实现径流涡轮和混流涡轮的切换,因此流动损失较小,涡轮效率较高。更适用于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优化增压器和发动机综合性能。CN107762578ACN10776257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包括蜗壳腔,所述蜗壳腔具有收集来自于发动机排气的蜗形流道,通过所述蜗形流道将排气送入位于叶轮叶片入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腔内沿排气流动方向纵向设置有滑动隔板,用于将所述蜗形流道分隔成截面积相对变化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隔板包括“T”形连接的滑板和隔板;所述蜗形流道穹顶具有缺口,所述隔板通过所示缺口插入所述蜗形流道;所述滑板封闭所述缺口,并可沿所述蜗形流道穹顶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隔板设置在蜗壳腔内喉口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隔板从蜗壳腔内喉口位置延伸至蜗壳流道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其特征在于:当在发动机低速时,滑动隔板向涡轮能量转化效率高的方向滑动,涡轮在径流涡轮模式下工作;当发动机在高速运行时,滑动隔板向涡轮流通能力高的方向滑动,涡轮在混流涡轮模式下工作。2CN107762578A说明书1/2页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背景技术[0002]当发动机在低速中高负荷运行时,需要压气机提供较多的新鲜空气。而压气机所需的能量来自涡轮机。因此涡轮机需向高效率区域调整。另外,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行时,涡轮增压器排气能量较多,为了能尽可能降低排气背压,提高燃油效率,涡轮增压器需向大流量方向调整。为此需要设计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使得不同工况下发动机与增压器的匹配更为协调。[0003]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不同容量的涡轮机蜗壳来解决上述问题,当在发动机低速工况时,采用小蜗壳,在高速工况时采用较大蜗壳。从而达到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与增压器之间的优化匹配。一般采用内侧蜗型流道和外侧蜗型流道的方案,内外侧流道之间存在部分隔板。当只有内侧流道起作用时,气体经过部分隔板后,蜗壳内截面积突然扩大,产生分离,导致气体能量耗散严重。另外,采用内外侧蜗壳流道结构复杂,带来铸造成本升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使得涡轮机在发动机低速时具有较高的涡轮效率,在发动机高速时,具有较好的流通能力,从而降低高速时的燃油消耗。[000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流道涡轮增压器蜗壳,包括蜗壳腔,所述蜗壳腔具有收集来自于发动机排气的蜗形流道,通过所述蜗形流道将排气送入位于叶轮叶片入口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腔内沿排气流动方向纵向设置有滑动隔板,用于将所述蜗形流道分隔成截面积相对变化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0006]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隔板包括“T”形连接的滑板和隔板;所述蜗形流道穹顶具有缺口,所述隔板通过所示缺口插入所述蜗形流道;所述滑板封闭所述缺口,并可沿所述蜗形流道穹顶滑动。[0007]一种形式:所述滑动隔板设置在蜗壳腔内喉口位置与蜗壳入口之间。[0008]另一种形式:所述滑动隔板从蜗壳腔内喉口位置延伸至蜗壳流道中部。[0009]进一步的:所述叶轮为混流涡轮叶片。[0010]本发明通过在蜗壳内设置可滑动隔板,将蜗壳流道分为两个流道。通过可滑动隔板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