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656669A(43)申请公布日2018.10.16(21)申请号201810494471.0B32B3/24(2006.01)(22)申请日2018.05.22B32B3/06(2006.01)B32B33/00(2006.01)(71)申请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B32B37/10(2006.01)地址130052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路B32B38/00(2006.01)3050号C08L9/00(2006.01)(72)发明人毛春昱吕恕位王泽元刘强C08L9/02(2006.01)(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C08L9/06(2006.01)公司11429C08L89/00(2006.01)代理人李霞C08K13/02(2006.01)C08K3/04(2006.01)(51)Int.Cl.C08K3/36(2006.01)B32B25/02(2006.01)C08K5/09(2006.01)B32B25/04(2006.01)B60C1/00(2006.01)B32B25/14(2006.01)B29D30/06(2006.01)B32B25/16(2006.01)B32B3/30(2006.01)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10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及合成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及合成制备方法,属于胎面胶料领域。本发明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胶料层和第二胶料层,第一胶料层为低滚动阻力材料层,第二胶料层为高耐磨材料层,第二胶料层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若干均匀阵列排布的六棱柱,第一胶料层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插孔的位置和形状与六棱柱的位置和形状匹配对应;本发明对胎面胶料进行结构和合成工艺上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研发困难,轮胎耐磨性能差的问题,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和经济性。CN108656669ACN108656669A权利要求书1/3页1.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胶料层和第二胶料层,其特征在于:第一胶料层为低滚动阻力材料层,第二胶料层为高耐磨材料层,第二胶料层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若干均匀阵列排布的六棱柱,第一胶料层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插孔,插孔的位置和形状与所述六棱柱的位置和形状匹配对应,第二胶料层的六棱柱嵌插在第一胶料层的插孔内且六棱柱与插孔过盈配合,第一胶料层和第二胶料层嵌插压装后,六棱柱的顶端延伸出第一胶料层的上端面形成抓地颗粒,相邻两六棱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抓地颗粒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地颗粒与第一胶料层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沟槽,沟槽的纵截面呈矩形,相邻两六棱柱之间的距离与抓地颗粒高度的比值范围为10:23-5:9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料层的由上橡胶层、聚脲弹性层和下橡胶层硫化加压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橡胶层、聚脲弹性层和下橡胶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3:1:1.3。5.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第一胶料层:分别制备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第一橡胶层的一侧侧面涂覆聚脲弹性层后经过高温硫化加压与第二橡胶层复合形成第一胶料层;2)、制备第二胶料层;3)、利用相应模具加工第一胶料层和第二胶料层,在第一胶料层上形成若干均匀阵列布置的插孔看,在第二胶料层的上端形成六棱柱凸起;4)、将六棱柱体形状和蜂窝形状的轮胎胶料进行组合,加压加温硫化,最终制备成具有仿生结构的轮胎胎面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高耐磨轮胎胎面胶料的合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料层的上橡胶层和和下橡胶层的成分相同,制备方法相同,所述上橡胶层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的份数如下:顺丁橡胶(顺式1,4含量为20%~30%):15-25份;顺丁橡胶(顺式1,4含量为80%~88%):30-40份;顺丁橡胶(顺式1,4含量为98%~99%):50-60份;石墨烯:15-30份;丁腈胶N41:5-10份;炭黑N234:10-20份;炭黑N330:20-30份;炭黑N339:20-30份;高分散白炭黑:5-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硬脂酸:2-3份;防老化剂4020:2-4份;防焦剂CTP:0.1-0.3份;2CN108656669A权利要求书2/3页氧化锌:3.5-4.5份;芳纶短纤维:1-3份;促进剂NS:1.0-2份;促进剂DTDM:0.2-0.6份;硫化剂:1.3-2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