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688407A(43)申请公布日2018.10.23(21)申请号201810060649.0(22)申请日2018.01.22(30)优先权数据1061106562017.03.30TW(71)申请人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彰化县大村乡黄厝村美港路215号(72)发明人罗才仁(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1代理人郑玉洁(51)Int.Cl.B60C5/12(2006.01)B60C5/1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57)摘要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包括有:一胎主体,其具有弧形的一胎面,于该胎面两边以一体方式分别延伸预设高度的一胎边,于各胎边延伸的末端分别设有一胎唇;一轮圈组设组,以一体方式形成于该胎唇上,该胎唇由一内缘、一底部及一外边墙相互邻接所共同形成,各底部与外边墙于组设于该自行车轮圈时,胎唇底部将嵌合于自行车轮圈的框槽底面,并受框槽底面一卡制部卡设,以防止胎唇底面任意滑动;此外,胎唇各底部与外边墙都采用平面型式设计,可使轮圈与胎唇贴触面积大,以达到较佳的密合性;于胎唇的上缘面也采用平面设计,可适用于无勾边凸缘设计的轮圈,达到胎边挠曲小,并降低其骑乘风阻,并提升耐冲击性。CN108688407ACN10868840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与一自行车轮圈相接设,其包括有:一胎主体,为U形状,其具有弧形的一胎面,于该胎面两边以一体方式分别延伸预设高度的一胎边,于各胎边延伸的末端分别设有一胎唇;一轮圈组设组,以一体方式形成于该胎唇上,该胎唇由一内缘、一底部及一外边墙相互邻接所共同形成,各底部及外边墙分别呈平面设计,并使该外边墙组设于该自行车轮圈时呈垂直状态,各外边墙与胎边外缘面间设有一上缘面,且各外边墙、上缘面及胎边外侧面三者都非呈同一平面,于各上缘面及胎边外侧面相互邻接的部位设有凸状的一卡制缘,于各内缘及底部相邻接的部位设为一卡抵部,于组设于该自行车轮圈时该卡制缘能够卡设于该自行车轮圈的框槽顶缘面上,该卡抵部则卡制抵接于该自行车轮圈的框槽底面的一卡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与水平线形成一夹角,其角度数值范围为0°~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具有一胎唇宽度,其尺寸数值范围为2mm~8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边墙与该胎边外侧相接设,并使该外边墙与该胎边外侧的壁面产生一高低差,其尺寸数值范围为0mm~1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外边墙与胎边外侧两者以具有一高低差方式相互接设,并使该外边墙较高于该胎边外侧;该外边墙形成一胎唇高度,其尺寸数值范围为1mm~6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底座与外边墙两者相互邻接的部位呈弧状的一倒圆角,其圆弧数值范围为0.3mm~1.5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边墙与上缘面两者间形成一钝角,其角度数值范围为135°~18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各底部及外边墙相互邻接部位设为一第一邻接部,并由该第一邻接部的垂直方向至该卡制缘对应高度,呈一垂直高度,其尺寸数值范围为6mm~9mm。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缘面于自然状态下呈平面设计。2CN108688407A说明书1/6页无内胎的自行车轮胎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用的轮胎结构,尤其是指使用于自行车且不使用内胎,为可增加胎体容积,且提升耐冲击性的轮胎结构。背景技术[0002]车轮结构大致由一轮圈,其外径装设有橡胶的轮胎;而轮胎主要作为地面与轮圈间可缓冲的作用,以吸收因车轮滚动时来自地面的冲击力量,进而让骑乘时的舒适性提高。[0003]分析自行车的轮胎结构,主要由胎面胶层及内部的多层帘纱所共同组成,其胎边延伸端形成凸缘状的一胎唇,并于胎唇内部埋设有钢丝圈。目前市面上自行车所使用的车轮型式众多,最常见者为管胎(Tubular)或开口胎(Clincher),其中管胎是指轮胎以断面观之,呈封闭的管状所延伸的环型,开口胎则呈开放U形状所延伸的环型,为于两侧胎边朝外延伸一预设高度后,于延伸端具有胎唇结构设计,并以胎唇部位组设于轮圈上,而开口胎通常又为有内胎(TubeType)及无内胎(Tubeless)的车轮结构所使用,差异在于轮圈与轮胎间是否组设有一内胎。[0004]进一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