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345198A(43)申请公布日2019.10.18(21)申请号201910110350.6(22)申请日2019.02.11(30)优先权数据2018-0717492018.04.03JP(71)申请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古泽纪光岛津英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代理人张晶谢顺星(51)Int.Cl.F16F15/08(2006.01)F16F7/00(2006.01)B60K5/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2页附图8页(54)发明名称防振装置(57)摘要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防振装置。解决方案:支架或者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支架或者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压入部沿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凹部内,并且从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刚性部重叠。CN110345198ACN11034519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架,其安装于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的任意一方;第一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架;第二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侧或者所述振动源侧的任意另一方;以及防振基体,其由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结的弹性体构成,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所述压入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所述被压入部具备: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所述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所述压入部具备:第一突起部,其向与所述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所述弹性膜部;以及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且从所述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所述刚性部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部覆盖所述凹部,所述凹部贯穿形成于所述刚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较于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中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将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了所述压入部的压缩状态下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设定得较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在所述压入方向上间隔配置有多个,所述后端侧的高度设定得大于所述前端侧的高度,在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在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弹性膜部接触的状态下,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前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设定得小于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所述后端侧,所述凹部靠近所述开口端部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部在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开口端部,所述凹部分别靠近前后两端的所述开口端部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突起部是所述后端侧较厚且朝向所述前端侧逐渐变薄的楔形形状。2CN110345198A说明书1/12页防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压入部不易从被压入部脱出的防振装置。背景技术[0002]已知有一种防振装置,其利用由弹性体构成的防振基体将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连结,并将第一安装件固定于在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安装的支架。在该防振装置中,为了削减部件数量、使结构简单化等,而在第一安装件设置使弹性体粘接于筒状配件的内表面的被压入部,并通过向被压入部压入从支架伸出的压入部,从而将第一安装件固定于支架(专利文献1)。[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9-196512号公报发明内容[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7]但是,在上述现有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向防振装置输入较大的载荷、或者配件与支架之间的弹性体劣化,因而使被压入部与压入部相对移动而压入部容易从被压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