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500380A(43)申请公布日2019.11.26(21)申请号201910822994.8(22)申请日2019.09.02(71)申请人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地址200090上海市杨浦区黎平路203号(72)发明人刘伟平庄春跃谢春辉刘宽耀朱骏(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3代理人张妍刘琰(51)Int.Cl.F16F15/08(2006.01)F16F1/38(2006.01)F16H57/00(2012.01)F16J15/40(2006.01)F16N1/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齿轮轴、阻尼器及阻尼器安装支架;所述阻尼器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卡接的外圈、骨架及内圈;所述阻尼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内圈套在所述齿轮轴上,并通过设置在其内侧的多个唇口与所述齿轮轴形成过盈配合。本发明可减小由环境振动引起的冲击作用到电机上,同时减小受到谐振激励时的振动幅值,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CN110500380ACN11050038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轴、阻尼器及阻尼器安装支架;所述阻尼器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卡接的外圈、骨架及内圈;所述阻尼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内圈套在所述齿轮轴上,并通过设置在其内侧的多个唇口与所述齿轮轴形成过盈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和内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所述骨架的材质为钢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沟槽;所述外圈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入所述第一沟槽的第一凸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一端设置有止档,用于对阻尼器一侧进行轴向限位;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设有端盖,用于对阻尼器另一侧进行轴向限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通过螺纹旋入所述阻尼器安装支架;所述端盖的尾部具有六方结构,用于安装工具的装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内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骨架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凸起;所述骨架的内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内圈的外表面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三凸起。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唇口为沿所述内圈轴向分布的多个环形凸起;两侧的唇口略高于中间的唇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唇口之间所形成的第二沟槽内设置有润滑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安装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骨架及内圈通过模具一体化成型。2CN110500380A说明书1/3页一种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跟踪指向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阻尼减振装置。背景技术[0002]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是一种根据系统指令通过平台单轴或多轴回转运动实现平台指向角度的改变和稳定的装置,伺服系统工作根据反馈的测角信息不断修正机构的角度,使机构完成对目标的锁定。一般这类伺服机构的工作环境振动较为恶劣,由环境振动引起的冲击负载以及谐振激励对其指向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0003]为了降低复杂的工作环境对精度及稳定性的影响,一般对传动系统的阻尼有一定要求,增大传动系统的阻尼可吸收能量控制齿轮振动。雷达稳定平台伺服机构采用双片消隙齿轮传动,目前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双片消隙齿轮弹簧的预紧力以及传动机构各个轴承的预紧力来增加摩擦阻力来提高系统的阻尼,而过大的预紧力造成齿面磨损加剧、轴承寿命减少等问题,传统的方法已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0004]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阻尼器有助于减少机械结构的共振振幅,同时也有助于在机械系统受到冲击后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中国专利CN1O8302147A提出的一种抑制电动伺服机构极限环振荡的装置,通过将阻尼器安装在伺服机构中的运动件与不动件之间,从而增大系统的阻尼,进而抑制电动伺服机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