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霉菌类:曲霉菌类:交链孢菌:匍枝根霉:镰刀菌:四、发展规律: 1、种实霉烂的病菌基本上都是腐生性的,自然界存在范围广,种子和这类病接触的机会很多; 2、成熟的种实在某种条件下,会为病菌的侵染创造有利条件,造成病害的迅速蔓延; 3、在贮藏库里,湿度的适宜与否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五、防治措施: 1、及时采收,采收时要避免损伤; 2、贮藏时种子要干燥,并剔除坏种、病种和虫种等; 3、保持库内卫生,进行消毒处理,温度保持在0-4℃为宜,保持通风; 4、沙藏种子催芽时,要注意消毒。幼苗猝倒和立枯病4、发病规律 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病原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再侵染,病害的发展与以下情况有关: a、前作感病 b、雨天操作 c、圃地粗糙 d、肥料未腐熟 e、播种不及时5、防治方法:以栽培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 a、选好圃地 b、“消毒”土壤 c、合理施肥 d、细致整地 e、及时播种 f、药剂防治五氯硝基苯杨冠瘿病(根癌病) 一、分布及危害:以杨柳科、蔷薇科受害最重。三、病原: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 杆状,1-4根周生短鞭毛 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育适温:22℃ Ti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肿瘤诱导质粒 T-DNA:携带编码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的酶的基因 四、发病规律: 1、越冬场所:根部土壤和癌瘤组织表面 2、传播:灌溉水、雨水、嫁接工具、地下害虫等,苗木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3、侵入:从伤口侵入,潜育期几周至一年以上。 4、土壤湿度大、微碱性、疏松的土壤有助于病害的发生。 5、芽接比切接发病轻,根部伤口多少与发病率成正比。 6、毛白杨比加杨、钻天杨发病重,沙兰杨、大关杨很少发病。五、防治方法: 1、严格苗木检疫。 2、选用为感染根癌病的地区建立苗圃。 3、嫁接时,选用健康的苗木,嫁接刀在高锰酸钾或75%酒精中消毒。 4、林地中发现病苗,及时除去。 5、防治苗木产生各种伤口。 6、生物防治。放射形土壤杆菌K84。根结线虫病 一、分布及危害: 二、症状: 根部:主根、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即虫瘿。 感病根比健康根短,侧根和根毛少。 地上部分:生长衰弱、黄、矮;严重时当年死亡。三、病原: Meloidonygespp.线虫纲,根结线虫属的一些种。 常见的种:北方根结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爪哇根结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 线虫一生有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四、发病规律: 1、越冬:以卵或二龄幼虫在土壤中;或未成熟的雌虫在寄主根内越冬. 2、传播:种苗、农具、肥料、水流;线虫本身的移动。 3、影响发病的因素: 1)土壤温度、湿度。 2)一般砂性土壤发病重。 3)发育快慢和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2龄幼虫有无适宜侵染条件的存在。五、防治原则: 1、实行严格检疫,防止病害蔓延; 2、选好圃地和轮作: 3、土壤处理: 化学:溴甲烷、氯化苦、甲醛水、D.D混剂、呋喃丹等; 物理:温室土壤或病苗用45℃蒸汽处理30-60min。杨黑斑病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的盘二孢属(Marssonia)真菌 分生孢子盘:位于病叶角质层下面,后突破外露; 分生孢梗:短、不分枝; 分生孢子:无色,双细胞,上面细胞大且钝圆,下面细胞小但略尖。四、发病规律 1、以菌丝体在落叶或病斑中越冬。风雨传播、气孔侵入,潜育期2-8天,有再侵染。 2、7月初至8月上旬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重。 五、防治措施 1、注意圃地选择; 2、及时清扫处理病落叶,减少病原; 3、合理密植,改善苗木的通风透光条件 4、选育和栽培抗病速生品种 5、药剂防治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250倍液。 落叶松—杨锈病三、病原松杨栅锈菌栅锈科四、发病规律 1、发病过程 2、潮湿环境是各类孢子萌发侵染的先决条件。 3、林分密度大,树木徒长利于病害发生。五、防治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 2、不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 3、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4、药剂防治: 落叶松:4月末喷洒用1%波尔多液; 杨树:夏季用25%粉锈宁1000×或1%波尔多液等喷洒苗木。松落针病三、病原:子囊菌亚门的扰乱散斑壳菌,子囊盘椭圆形,表面灰色,周边线明显,顶端开口处有一唇状结构,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线形;分生孢子短杆状,无色,单胞。 四、发病规律: 1、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翌年3-4月间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盘。遇雨或潮湿条件,分生孢子器和子囊盘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洒传播,从气孔或微伤口侵入,潜育期30-60天以上,一般无再侵染; 2、病菌孢子的成熟、飞散和侵染与湿度密切相关,降雨量大,湿度高,病害就严重。 3、苗木长势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五、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