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名师工作坊·学习任务群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福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50000)何捷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语文教学的新实践、新探索。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其核 心观点指示着语文学习进入课程化阶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重要转变。它强调学习目标的转变、学习行为的 转变和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应积极理解这一理念,做好思想与行动的转变,并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进行单 元统整式教学的新设计。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学习目标;学习行为;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13-0001-05 一、理解学习任务群向学习目标的工作计划,同时结合实际活动去完成计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划,并注重检查结果。而学习任务群的“以任务为导 《高中课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学习任务群”这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等主张,在他的理念中能找 一概念。《高中课标》对学习任务群表述为——“以任到密切的对应。 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从最直接的概念表述上,可在20世纪80年代出 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现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和“项目学习”中找到学习任 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务群的基因。学习任务群对学习的聚焦、对任务的理 群。”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答复《人民教育》记者访解、对项目的整合与统筹、对完成情况的评估等,都与 谈时说:“基础教育十五年是一个系统。课标修订在这两个概念有着相似之处,带有统整性、实践性、开放 坚持九年一体化设计的同时,要注重前后左右的衔接性的共同特征。而这一系列的相似,使得学习任务群 贯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也将以具有显而易见的课程特质,让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语 学习任务群进行课程的重构。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学科的实践。 对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师视之为“新生儿”,此外,学习任务群与当代的格兰特·威金斯与杰 倍觉陌生,进而产生疏离感,使这一概念仅停留在冰伊·麦克泰提出的“理解为先”的学习理念有着密切联 冷的文字中。实际上,这一概念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系。威金斯等提出的“逆向设计”主张明确学习的预 有自身的发展与嬗变的轨迹。期结果,充分理解学习任务后,设定好证明学生实现 (一)学习任务群的嬗变轨迹预期目标的评估方式,再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学习者 从理论的源头上去找寻,我们发现学习任务群在经过分析、比较、判断、辩护等过程,进行综合性学习; 认知论中的影子。认知信息加工论认为,认知过程就同时,对获得的学习结果要进行适应、调整、应用、创 是对信息的建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建、加工设计,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学习任 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将信息进行提取、置换、加务群提出以任务为导向,优先对任务予以理解。如, 工、改良等,完成主动的建构。在这过程中,强调学习明确要学的是什么,要学得到什么程度,学后能做什 者调动主动性,学习具有情境性,要面向社会,发挥其么,需要哪些辅助才能理解等。学习过程中提出以不 功能性。学习任务群和建构主义认知观在对学习本同的学习项目为依托,将学习的内容、方法、资源等融 质属性的认识上可谓一脉相承。建构主义学者布鲁于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让学习者最终获得可复制、可 纳提出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使用、可迁移的学习结果,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养。 信息加工者”观点,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学生提供这与“理解为先”的理念异曲同工。 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二)学习任务群的概念阐释 切问题”,都与学习任务群的主张吻合。明确了学习任务群的理论嬗变后,我们发现学习 学习任务群所继承的学脉,可以在杜威的“做中任务群不是凭空而来的,其核心观点指引着语文学习 学”中发现。作为杜威的学生,威廉·赫德·克伯屈的进入课程化阶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 “任务驱动”主张对此有着明显的传承与借鉴。克伯的转变。具体而言,在理解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时, 屈秉承了“做中学”的基本理念,改良了教学过程,提需要理解下面三个关键词。 倡由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入手,针对学习目的,制定面其一,学习。理查德·E.梅耶在《应用学习科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开放课题《“读思达”理念下的“生动语文游戏化”实践探索》(编 号:kcx2020017)阶段研究成果。 1小学教学参考 20215 名师工作坊·学习任务群 中对判断学习是否发生,提出三个观察点:一是有变群的聚拢,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