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解热(jiěrè)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sand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解热镇痛(zhèntònɡ)药兼有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兼有镇痛(zhèntònɡ)和解热作用。少数药物如扑热息痛只有解热、镇痛(zhèntònɡ)作用,而无抗炎之作用。第一节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Analgesics)解热镇痛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正常,而正常者无影响。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PG)是导致发热的物质,因此本药是抑制PG在下丘脑的生物(shēngwù)合成。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而起作用的。发热也有其他因素,主要(zhǔyào)是细胞内内源性白细胞致热源受各种因素刺激后的释放。解热镇痛药只对外周痛(钝痛)起作用,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痛无效。无成瘾性。 本教材将水杨酸类,苯胺类和吡唑酮类列为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Aspirin),2-(乙酰氧基)苯甲酸,2-(acetyloxy)benzoicacid,是水杨酸类的代表(dàibiǎo)。水杨酸1838年从植物中提取获得,1860年合成,1875年应用于临床。1899年开始应用Aspirin,其镇痛作用比水杨酸小。第六页,共七十一页。当人们发现aspirin在体内代谢成水杨酸后,又回过头来研究水杨酸的各种(ɡèzhǒnɡ)盐类,酯类和酰胺类。如阿司匹林铝,赖氨匹林(Lysineacetylsalicylate),贝诺酯(Benorilate)等。结构改造的另一方面是水杨酸的衍生物比如(bǐrú)二氟尼柳(Diflunisal)。二氟尼柳1975年由Merck研制。作用为阿司匹林的4倍,作用时间长(8-12h),刺激性小,已收入多国药典。第九页,共七十一页。aspirin小剂量时可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TXA2的合成,具备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大大拓宽了它的应用前景。经过一个多世纪,仍然没有其它药可以取代其位置。但大剂量口服时,引起(yǐnqǐ)胃肠刺激,甚至胃出血,主要是游离羧基的作用。阿司匹林易水解,受pH影响很大,氧化后颜色逐渐(zhújiàn)加深,由粉-红-黑。第十二页,共七十一页。Aspirin的水溶液加热放冷,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堇色。可作为杂质(zázhì)检查的方法。阿司匹林(āsīpǐlín)的合成本品合成常产生的杂质(zázhì)有三种:1.水杨酸;2.乙酰水杨酸酐。 3.酯类(三种);乙酰水杨酸酐,可引起过敏(guòmǐn),含量不能超过0.003%原料水杨酸可能带入脱羧产物苯酚和水杨酸苯酯,与原料醋酸酐(suāngān)酰化,成乙酸苯酯和水杨酸苯酯。 另外苯酚和水杨酸苯酯又可反应成乙酰水杨酸苯酯。三者不溶于碳酸钠,药典规定应检查碳酸钠中的不溶物。第十八页,共七十一页。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Paracetamol)。1886年发现乙酰苯胺(acetanilide)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后来发现可以(kěyǐ)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和黄疸。由于毒性太大已停用为了降低(jiàngdī)副作用,醚化后产物非那西丁(Phenacetin),曾用于临床,与扑热息痛,咖啡因成复方名为APC。扑热息痛(Paracetamol)毒性小于非那西丁,目前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有报道有致肝肿瘤,安全性值得注意。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和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代谢物。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一页。合成与代谢扑热息痛在体内代谢时主要是结合反应(fǎnyìng),55-75%与葡萄糖醛酸结合,20-24%与硫酸结合,少许与(乙酰)半光氨酸结合(巯基与酚的a-位结合)。与三氯化铁呈色,药典(yàodiǎn)规定应检查对氨基酚第二节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Agents)炎症是机体的防御(fángyù),表现为红肿与疼痛。甾体抗炎药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是其抗炎、解热和镇痛的主要机制。除苯胺类以外,其他均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胶原组织疾病。1.吡唑酮类与3,5-吡唑二酮类3-吡唑酮:安替比林,1884年在奎宁类似物的研究中偶然发现。后受吗啡的甲氨基启发,得氨基比林,为增大(zēnɡdà)水溶性得安乃近。该类药物可以致粒细胞缺乏症和白细胞减少症,已少用。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一页。3,5-吡唑二酮类1946年合成保泰松(Phenylbutazone),发现解热镇痛作用弱,抗炎作用强。是关节炎治疗的一大突破。副作用是胃肠刺激、过敏(guòmǐn)、肝脏和对血象的影响。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一页。羟基保泰松(羟布宗)为保泰松的活性代谢物,1961年发现有良好(liángh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