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181108A(43)申请公布日2021.07.30(21)申请号202110331349.3A61K31/519(2006.01)(22)申请日2021.03.25A61K47/61(2017.01)(71)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地址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72)发明人杜寒威喻湘华李亮刘辉刘玉兰(74)专利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代理人崔友明(51)Int.Cl.A61K9/06(2006.01)A61K47/34(2017.01)A61K47/04(2006.01)A61K31/7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54)发明名称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吡咯与多巴胺盐酸盐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后得到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S2、将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含有药物分子的1mol/L盐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离心吸附得到氧化石墨烯‑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载药材料;S3、将所述纳米复合载药材料与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混合后,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后静置,即得到所述复合载药凝胶。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载药材料与水溶性高分子复合,能促进复合载药凝胶的形成,减缓药物释放初期的突释现象,同时复合载药凝胶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CN113181108ACN11318110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吡咯与多巴胺盐酸盐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后得到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材料;S2、将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依次置于含有药物分子的1mol/L盐酸溶液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离心吸附得到氧化石墨烯‑聚吡咯‑聚多巴胺纳米复合载药材料;S3、将所述纳米复合载药材料与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混合后,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后静置,即得到所述复合载药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吡咯、所述多巴胺盐酸盐与所述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1‑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在3℃至5℃范围内,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在20h至24h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所述药物分子的质量比为1:(1‑8),所述稀盐酸的体积在1mL至2mL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分子为阿霉素盐酸盐或甲氨蝶呤。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的浓度在0.5mg/mL至2mg/mL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浓度在0.5wt%至2wt%范围内,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溶液的体积在1ml至5mL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高分子为海藻酸钠或纤维素。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钙溶液浓度在0.3mol/L至0.5mol/L范围内,所述氯化钙溶液的体积在1mL至3mL范围内。10.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载药凝胶的制备方法制得。2CN113181108A说明书1/5页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载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材料,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尤其在生物工程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种材料通常是由高分子链形成的三维聚合物网络,能够吸收并保持大量的水或生物体液,同时又由于物理化学交联作用而并不溶于水。由亲水性聚合物形成的水凝胶材料遇水表现出热力学相容性,即能够在水相介质中溶胀,已被广泛用于药物控制释放、传感器、组织工程等领域。[0003]目前大多数凝胶装载药物是通过物理包裹方式,要么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将药物混合进去,要么在得到凝胶之后药物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水凝胶中,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降低了对生物活性分子修饰,有效防止药物的变性,有利于保持药物的生物活性,提高药物稳定性。但是物理包裹的方式,药物释放模式是先快后慢,突释效应明显,短期释放较多,每次药物释放量很难调控。凝胶以共价连接的方式装载药物,药物一般稳定存在凝胶内部,只有当凝胶降解或者药物分子和凝胶骨架之间的连接断裂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