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省新课程培训教学设想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必修三)》这个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实际上就讲古今中外文化史。 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其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外国,先古代后现代,先思想理论后科技和文学艺术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本专题主线十分清楚,就是儒家思想如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的大致经过及其发展变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色。 本专题的难点:专讲中国古代思想史,涉及人物和概念较多,内容也比较艰深.如何将本专题的内容尽量讲生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兴趣是最大难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总体概括各课教学设计概念呈现百家争鸣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知识点拔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讲一讲如何理解荀子所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和“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荀子·天论》师生互动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思想概括:“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墨家:墨翟经济:“百家争鸣”的意义(人教版)古为今用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汉武帝儒学的兴起背景: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思想主张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 提示不完全正确。从当时形势、汉武帝、董仲舒方面考虑分析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 4.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隋唐)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程颢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二)理学的成熟(三)理学的发展——心学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共同点:各课教学设计四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一“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汉武帝 宋明明清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主导: 5、冲击: 6、融合: 7、理学: 8、批判 继承:1.本专题可分为4课时教学,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等角度梳理知识,探寻并初步理解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2.可以选取若干著名思想家如孔子、黄宗羲等,以人物为中心,适当地补充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思想巨人的原因,探讨他们对中华民族及人类文明进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理解文明传承的价值。 3.结合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政治文明、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