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005181A(43)申请公布日2016.10.12(21)申请号201610431640.7(22)申请日2016.06.16(71)申请人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3100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菱香路5号(72)发明人何卫华李昊东胡依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代理人刘元霞张祖萍(51)Int.Cl.B62K11/02(2006.01)B62K25/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中置斜拉减震结构(57)摘要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包括车架、后摇臂和弹簧减震器。车架包括前纵梁、中横梁、左侧横梁、右侧横梁和后摇臂连接杆。后摇臂包括V型设置的右侧后摇臂和左侧后摇臂,在后摇臂的前端部的顶端平面上设置有车架连接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后摇臂后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轮的枢轴结合部。车架的后摇臂连接杆穿过后摇臂的车架连接部件,使得后摇臂枢轴连接在车架的左侧横梁与右侧横梁的中间位置。弹簧减震器的一端枢轴连接在车架的中横梁上,另一端朝向斜上方枢轴连接到后摇臂的减震器连接部件。其通过枢轴连接车架、弹簧减震器和后摇臂,车架起到了良好的稳定支撑作用。CN106005181ACN10600518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包括车架、后摇臂和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前纵梁、中横梁、左侧横梁、右侧横梁和后摇臂连接杆,前纵梁的下端与中横梁连接,位于电动自行车的轴线上;左侧横梁和右侧横梁的横梁主体位于中横梁两侧,对称设置,并适应于电动自行车的半车身宽度与中横梁间隔;左侧横梁和右侧横梁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上;左侧横梁和右侧横梁的前端部向前纵梁弯曲,分别连接到前纵梁的中部侧面;在左侧横梁和右侧横梁的横梁主体的后部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后摇臂连接杆的部件,后摇臂连接杆连接后摇臂后垂直于各横梁设置在左侧横梁与右侧横梁之间;后摇臂包括V型设置的右侧后摇臂和左侧后摇臂,在后摇臂的前端部的顶端平面上设置有车架连接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后摇臂后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轮的枢轴结合部;车架的后摇臂连接杆穿过后摇臂的车架连接部件,使得后摇臂枢轴连接在车架的左侧横梁与右侧横梁的中间位置;弹簧减震器的一端枢轴连接在车架的中横梁上,另一端朝向斜上方枢轴连接到后摇臂的减震器连接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摇臂的车架连接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为凸起的具有横向设置的通孔的连接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摇臂的减震器连接部件的凸起顶端还具有朝向后端的横平段板状部分的顶端平面的渐近连接部,车架连接部件可以设置在渐近连接部上。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减震器连接部件设置在后摇臂顶面最前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摇臂的减震器连接部件朝向后摇臂前端的侧面上具有穿透到减震器连接部件通孔的、允许弹簧减震器端部绕轴摆动的圆孔,由此弹簧减震器端部的通孔与穿过左右减震器连接部件的连接杆配合,将后摇臂与弹簧减震器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架连接部件大体设置在弹簧减震器的轴线延长线上。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轮轮轴和车架连接部件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呈大致25°夹角,弹簧减震器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呈大致35°夹角,后轮轮轴和车架连接部件的连线与弹簧减震器的轴线呈大致120°夹角。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摇臂的左、右侧后摇臂分别包括一体的横平段板状部分和下斜段板状部分,下斜段板状部分在横平段板状部分后方,并相对于下斜段板状部分向下倾斜,在两者轴线上形成的125-145°夹角。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35°。10.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中置斜拉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横梁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左侧横梁和右侧横梁下方。2CN106005181A说明书1/4页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中置斜拉减震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中置斜拉减震结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人们在短途交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动自行车,其相比于汽车具有节能、便捷、不拥堵的特点,与自行车相比具有速度优势,省时省力,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由此,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设计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