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06T09:24:42.208Z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3期作者:徐乃玉 [导读]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乃玉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466700 摘要:课改的不断深入为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于内在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顺 应时代发展,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应该更加关注于数学内在素养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此,本文主要就如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 素养为研究目标,对当前的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为学生未来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以及数学能力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小学生 正是认识数学世界的伊始阶段,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关注学生卷面成绩,更重要的是注重内在品质的培养。在现阶段的数 学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与此愿景相违背的现象,比如有的学校中,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过大,这就导致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对于 学情的把握不到位。其次,经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以前的理念中,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听得 多,做得少,思考的就少。在长期的被动式学习中,就会形成不正确的学习观念,更不用说在数学课堂中去积极地展示自己。因此,教师 应该以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教学,注重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促进数学思考 思考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必经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在数学的世界中去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 通过不同的引领方式来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探求数学内在之美。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学问题时,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问题的形式、内容进行严谨地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问题教学情境的教学 效果。 比如可以以问题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如在西师大版有关数学《因数和倍数》一节教授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寻求一下 18的因数有哪些?当学生成功地找出正确的结果后,教师此时就要追问一下“你们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是这些数字?”通过追问,让学生 去主动回顾自己整个探究的过程。又比如在“36的因数”中,由于其因数较多,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很可能漏掉一些数字。此时教师又要问 一问“有没有一种方法,在寻找因数过程中,既不重复又不会遗漏。”学生在思考后给出了很多种答案,比如一组组对应找、从小到大排列 找等等。在小学数学中比较烧脑的题目:鸡兔同笼。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获得解答的方法。提问题的主要目的是 引领学生去思考,在平时学习中,有的学生会出现一定的懈怠,教师能做的就是要不断的去推动其前进,只有这样不断引领、不断探索, 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最终取得收获。 二、多样化教学,强化实践技能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课堂模式的丰富多样化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保持活跃。在数学中,实践动手能力 的培养也是其中一个目标,因此,教师就应该在此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多动手、多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西师大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该堂课的教学模式就可以用鼓励动手实践的方式展 开。比如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的学生都拿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式,将原先的图形 转换一下,会发现能够拼成长方形。此时学生由于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很容易求得。在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什么是固定不变 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思考,很容易通过此之面积来求彼之面积。在日常开展小组活动中,合理地安排活动实践。比如对于一 些相对于简单的内容,就不用进行讨论交流的环节。在开展类似的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学会强调让学生去多说多做,多表 达。比如可以让学生去当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讲完后,鼓励其他的学生进行点评等等。只有将课堂交给学生,才能让教学为学 生进行服务。 三、以乐为始,提升数学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开展任务的最好驱动力。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才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寻求知识的奥秘。数学与学生的 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就能够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真正乐趣所在。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去找寻数学和学生生活之间的 关联所在。 比如在“圆的周长”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100米和400米比赛中参赛者起跑的状态。在400米中,为什么每 一个人起跑的站立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线?通过这一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到探究中。另外还可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