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雨湖区鹤岭镇仙女中学备课稿纸 2018年下学期9年级历史科第课时 课题第20课俄国的改革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执教谢正坤班级165.166班教材概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彼得大帝的改革、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 提问:工业革命什么时候首先从哪国开始?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开展起来。 二、新授 (一)、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 俄国的发展历程: 公元1147年,莫斯科城建立,后来发展成一个大公国 14世纪前后,莫斯科大公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 16世纪末,沙皇专制统治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 17世纪末,俄国完成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成为当时欧洲疆域最大的国家。(封建农奴制国家,永远落后于西欧) (二)、彼得大帝改革 1、背景:学西欧,到欧洲考察 2、内容: 军事方面;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 经济方面:注重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工场。 文化教育: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造。 3、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同时,农奴制也得到一定的巩固。 (三)、废除农奴制 1、时间:1861年 2、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贵族利益 4、废除农奴制的原因: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扩大生产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5、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 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7、实质: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 讨论: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说) 三、小结: 由学生用表格归纳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指导学生从背景、性质、影响来比较 四、布置作业 《学法》上本课题目 板书设计: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的改革---封建制度的自我调整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