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409253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409253A(43)申请公布日2012.04.11(21)申请号201010291603.3(22)申请日2010.09.21(71)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14021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内(72)发明人刘凤莲王东明郭晓宏刘志伟(51)Int.Cl.C22C38/50(2006.01)C21C5/28(2006.01)B21B37/7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54)发明名称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C:0.015%~0.065%、Si:0.10%~0.50%、Mn:0.20%-0.60%、P:0.015%以下、S:0.008%以下、Ti:0.01%~0.08%、Nb:0.005%~0.05%、Cr:2.15%~4.0%、Ni:0.12%~1.0%,Cu:0.20%~0.60%、Al:0.01%~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转炉控制时铬含量1.5%,连铸坯加热温度为1200~1260,粗轧开轧温度1100℃以上,精轧开轧温度1100~980℃,终轧温度950~880℃,卷取温度560~660℃,本发明钢钢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650MPa,其耐大气腐蚀性能高,具有极佳的强韧性匹配、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CN1024953ACCNN11024092530240925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15%~0.065%、Si:0.10%~0.50%、Mn:0.20%-0.60%、P:0.015%以下、S:0.008%以下、Ti:0.01%~0.08%、Nb:0.005%~0.05%、Cr:2.15%~4.0%、Ni:0.12%~1.0%,Cu:0.20%~0.60%、Al:0.01%~0.05%,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为:转炉冶炼-连铸-热装-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其特征在于:1)转炉工序:在转炉控制C含量到150~300PPm、O含量到200~350PPm,然后再加入铬铁,使铬含量达到1.5%,剩下的铬含量在精练工序补足;2)连铸坯进行热装;3)热连轧首先对钢坯进行加热,充分奥氏体化,使微合金元素充分固溶,加热温度为1200~1260℃;4)轧制,轧制分两个阶段进行,即粗轧阶段和精轧阶段;粗轧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1100℃~1250℃;精轧阶段:开轧温度设定在1120~980℃,终轧温度设定在950~880℃;5)轧制结束后进行层流冷却,先用层流前段冷却到690~720℃,然后空冷10s~15s,再用层流后段冷却到卷取温度,卷取温度为560~6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坯采用热装进行轧制,连铸坯热装温度不得低于5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钢板厚度≤8mm时,采用两段层流冷却或直接连续冷却到640~660℃,然后卷取。2CCNN110240925302409257A说明书1/7页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耐候钢的生产,具体是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道车辆用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车重载、提速已迫在眉睫。减轻车辆自重、提高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实现铁路运输提速和重载的主要手段。车辆自重的降低,可使车辆轻量化,增加载重量。减轻车辆自重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采用高强度耐候钢。现在普遍采用的是450MPa级高强耐候钢,已不能满足铁路车辆对强度的更高要求。[0003]铁路货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大气环境腐蚀和动载荷磨损,恶劣的应用环境,迫使所采用的钢材必须具有高耐腐蚀性能。铁道部门曾对现有耐候钢材料制造的铁路车辆腐蚀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现有普通高强耐候钢的耐蚀性能不能满足铁路车辆设计年限25年的技术需求。采用不锈钢代替耐候钢制造铁道车辆,成本高,同时还有焊接、加工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铝合金材料在大气环境下的耐蚀性良好,但强度较低,通常采用铆接而不是焊接,而且车辆的中梁等承载部件和铆接材料仍采用钢铁材料,在铆接部位存在严重的电偶腐蚀问题。为提高铁道车辆设计使用寿命,延长厂修周期,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比现有高耐候钢强度更高、耐蚀性更好的高强度高耐蚀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