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235713A(43)申请公布日2017.10.10(21)申请号201710528085.4(22)申请日2017.06.30(71)申请人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地址313117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西川村(72)发明人佘建锋(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代理人尉伟敏(51)Int.Cl.C04B35/10(2006.01)C04B35/565(2006.01)C04B35/6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铁钩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钩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铁钩浇注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刚玉粉30~60份,白炭黑15~30份,碳化硅40~55份,远红外陶瓷粉0.5~2份,生物质衍生炭材料3~9份和复合结合剂12.5~16份。本发明以生物质衍生炭材料替代沥青,实现了原料的可再生性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入远红外陶瓷粉作为活性材料,有效提高了铁钩浇注料的耐高温和热震稳定性;用白炭黑替代二氧化硅,节约成本,生产工序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复合结合剂加入甲醛捕捉剂能够降低体系的游离醛含量,更为绿色环保。CN107235713ACN10723571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铁钩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钩浇注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刚玉粉30~60份,白炭黑15~30份,碳化硅40~55份,远红外陶瓷粉0.5~2份,生物质衍生炭材料3~9份和复合结合剂12.5~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钩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0.1~0.8份的MgO,0.05~1份的Al2O3,0.2~0.5份的TiO2,0.06~0.2份的ZrO2和0.04~0.4份的Fe2O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钩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衍生炭材料为生物质活性碳纤维、生物质碳分子筛和生物质基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钩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的粒径小于0.08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钩浇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结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酚醛树脂7~8份,无水乙醇5~6份,甲醛捕捉剂0.05~0.5份,所述甲醛捕捉剂为含有伯胺基团的化合物。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铁钩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刚玉粉,白炭黑,碳化硅,远红外陶瓷粉和生物质衍生炭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预制混合粉;(2)称取上述重量份的复合结合剂,先将1/2的复合结合剂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预制混合粉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剩余的复合结合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3)对步骤(2)中的混合粉进行出料、成型,在115~135MPa下压实,保压时间2~4min;(4)将步骤(3)中成型后的耐火材料经110~120℃干燥10~18h后,埋于装有4~8mm粒度焦炭的匣钵中在1400~1600℃下保温3~5h,冷却后得到铁钩浇注料。2CN107235713A说明书1/4页一种铁钩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和高热震稳定性的铁钩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制约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瓶颈”,经济和市场发展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之路面临着多重考验和挑战。出铁沟是高温铁水和熔渣流经的通道,对日常高炉炼铁的顺行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铁钩浇注料作为出铁沟重要的耐火材料,直接受到铁水和熔渣的高温冲刷和化学腐蚀,同时还受到温度的急冷急热的变化,这就需要高炉铁沟料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热震稳定性等性能。然而,铁钩浇注料的作业现场常产生烟尘和难闻的气味,环境及其恶劣,危害工人的健康,不利于环保。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为:沥青原料比其它碳原料更富有亲水性,而且分散性也优越,大部分的铁钩浇注料使用沥青作为主要原料,但沥青原料通过煤干馏获得的煤系沥青含有苯并芘等致癌性的污染环境物质,在热态施工和干燥升温中,铁钩浇注料的沥青原料中的挥发分气化,并产生烟尘和难闻的气味。[0003]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高炉铁钩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告号为CN105000898A,该发明由刚玉粉、碳化硅粉、粘土、水泥、α-Al2O3、二氧化硅、三聚磷酸钠、铝粉、有机纤维、高铝粉煤灰制成,在保证浇注料满足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但是该发明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其各项指标性能并没有检测,同时也没有解决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加大新技术、环保原料在铁钩浇注料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在不降低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无沥青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