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010676A(43)申请公布日2022.09.06(21)申请号202210503052.5(22)申请日2022.05.10(71)申请人浙江海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24012浙江省衢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华阳路36号(72)发明人丁尊良邱小猛何佳傅华伟黎文辉叶山海(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424专利代理师胡玲玲(51)Int.Cl.C07D261/14(2006.01)C07C47/263(2006.01)C07C255/17(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丁酮和甲酸酯为原料,在醇钠下缩合得到醛式结构中间体A,再和醋酸铵在铜盐催化剂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氰基中间体B,然后再与盐酸羟胺进行环合反应得到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本发明与传统合成路线相比,缩短了合成步骤,具有合成简洁、操作简单、收率高的优点。CN115010676ACN115010676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醛式中间体化合物A:在烧瓶中分别加入醇钠和有机溶剂,搅拌,缓慢滴加丁酮和甲酸酯的混合溶液,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体化合物A,反应方程式为:S2、制备氰基中间体化合物B:在烧瓶中分别加入中间体化合物A、醋酸铵、铜盐和溶剂Ⅰ,搅拌,反应结束后得到中间体化合物B,反应方程式为:S3、制备4,5‑二甲‑3‑氨基‑异噁唑:在烧瓶中加入盐酸羟胺和溶剂Ⅱ,缓慢滴加中间体化合物B,滴加完毕后,过滤得到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有机溶剂为甲苯或二甲苯,所述醇钠为甲醇钠或乙醇钠,所述甲酸酯为甲酸乙酯或甲酸甲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丁酮、甲酸酯和醇钠的摩尔比为(1~1.2):(1~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铜盐为醋酸铜、氯化铜或溴化铜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中间体化合物A、醋酸铵和铜盐的摩尔比为1:(1.2~1.5):(0.05~0.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溶剂Ⅰ为二甲基亚砜,所述步骤S3中,溶剂Ⅱ为去离子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中间体化合物B和盐酸羟胺的摩尔比为1:(1.2~1.5)。8.一种用于制备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中间体化合物A,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式:2CN115010676A权利要求书2/2页9.一种用于制备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中间体化合物B,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式:10.权利要求1所述的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在制备抗菌药物磺胺异噁唑中的应用。3CN115010676A说明书1/4页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合成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国专利CN110357830A报道了一种以2‑甲基‑2‑丁烯腈和2‑甲基‑3‑丁烯腈的混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和DBU、液溴、甲醇钠、乙酰氨基肟等三步反应得到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的合成路线,但是该合成路线起始物料2‑甲基‑2‑丁烯腈和2‑甲基‑3‑丁烯腈的混合物较为难得,反应中还使用液溴到位反应物料,使用成本高,不利于反应控制和工业化放大生产;(2)美国专利US2430094A报道了由丙腈钠和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化合物B,然后再和盐酸羟胺反应得到4,5‑二甲基‑3‑氨基异噁唑,但是该方法中的丙腈钠合成需要用到金属钠,合成条件不利于放大,所用金属钠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3)在文献JustusLiebigsAnnalenderChemie,1978,p.1946‑1962中,KoblerH.等人报道了一种由3‑氯丁酮和氰化钠合成化合物B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了剧毒性的氰化钠,而且反应收率偏低,而3‑氯丁酮也是较为难得的原材料。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