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851520A(43)申请公布日2023.03.28(21)申请号202211396899.4A23G3/36(2006.01)(22)申请日2022.11.09A23L2/38(2021.01)A23L2/39(2006.01)(83)生物保藏信息A23L29/00(2016.01)CGMCCNo.258372022.09.28A23L33/12(2016.01)(71)申请人厦门元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23L33/135(2016.01)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同集北C12R1/225(2006.01)路570号(72)发明人徐梅朱永乐乔荣更宋贵梅吴琼琳赵大洲(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专利代理师曾炳佳(51)Int.Cl.C12N1/2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C12P7/6431(2022.01)序列表(电子公布)附图5页(54)发明名称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副干酪乳杆菌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YYS‑69,保藏编号:CGMCCNo.25837。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为天然菌种,其能够较为高效的将亚油酸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且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共轭亚油酸,可应用于生产富含共轭亚油酸的发酵产品。同时,该菌具有良好的耐胃酸、耐胆盐及肠道定植能力,也可应用于益生菌产品,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BXM2联合发酵能有效改善饮料的风味口感,能同时生成共轭亚油酸和γ‑氨基丁酸,可开发为功能食品。CN115851520ACN11585152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YYS‑6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5837。2.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在生产益生菌产品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在生产富含共轭亚油酸的食品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在生产耐胃酸,耐胆盐的食品中的应用。5.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6.一种共轭亚油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副干酪乳杆菌YYS‑69进行发酵,所述发酵所用底物包括亚油酸,得到发酵产物,即得到共轭亚油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共轭亚油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中亚油酸浓度为0.5mg/mL。8.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果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和植物乳杆菌BXM2联合发酵果汁,得到发酵产物,即得到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果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富含γ‑氨基丁酸的发酵果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汁为菠萝果汁。10.一种富含共轭亚油酸的发酵产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YYS‑69和植物乳杆菌BXM2联合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即得到富含共轭亚油酸的发酵产品。2CN115851520A说明书1/8页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背景技术[0002]随着科学家对乳酸菌健康益处了解的逐渐深入,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延。乳酸菌是发酵工业中的重要微生物,代谢物可赋予优良的发酵风味,同时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目前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是研究较多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奶制品、饮料等食品生产中。[0003]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linoleicacid,CLA)是含有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是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获取但又必不可少的脂肪酸之一,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营养素”。研究表明,CLA具有增强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作用,并且在调节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脂肪氧化分解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CLA最重要的天然来源是反刍动物相关食品,但含量却非常低。另外,在亚麻籽油、红花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和玉米油等植物油脂中存在着大量CLA的前体物亚油酸(Linoleicacid,LA),但其中CLA的含量却很低,通常低于0.1%,很难实现对它的提取利用。[0004]目前,国内外产CLA微生物的研究尚处在菌株筛选、产CLA微生物培养条件优化阶段。市场上销售的CLA产品多以游离的LA或具有高含量LA的植物油为前体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碱催化的异构化来生产CLA。然而化学法得到的CLA往往是由多种异构体组成,对底物的实际利用效率也十分有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