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869893A(43)申请公布日2023.03.31(21)申请号202310098073.8(22)申请日2023.02.10(71)申请人铜陵化工集团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244000安徽省铜陵市淮河北路(72)发明人王钢朱峰毕静姚登稳张玲丽(74)专利代理机构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86专利代理师吴晨亮(51)Int.Cl.B01J19/20(2006.01)B01J19/00(2006.01)B01J4/00(2006.01)C07F7/1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倾斜筒体;螺旋线型腔体;侧开口,所述侧开口开设在螺旋线型腔体靠近倾斜筒体最低端的部分外周面;端开口,所述端开口开设在螺旋线型腔体靠近倾斜筒体最高端的一端;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管道;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储罐;乙二胺管道,所述乙二胺管道一端与倾斜筒体的下表面连通;乙二胺储罐,所述乙二胺储罐与乙二胺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收缩部,所述收缩部形成于倾斜筒体的最高端;取液腔,所述取液腔侧面与收缩部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线型腔体的转动,将反应产物的中间混合层进行搅动,加速反应产物的分层,结构紧凑,使用方便。CN115869893ACN115869893A权利要求书1/1页1.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倾斜筒体(1),所述倾斜筒体的最低端封闭,所述倾斜筒体的最高端开放;螺旋线型腔体(2),所述螺旋线型腔体一端穿过倾斜筒体的最低端中央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旋线型腔体的另一端向倾斜筒体的最高端延伸;侧开口(3),所述侧开口开设在螺旋线型腔体靠近倾斜筒体最低端的部分外周面;端开口(4),所述端开口开设在螺旋线型腔体靠近倾斜筒体最高端的一端;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管道(5),所述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管道一端与倾斜筒体的上表面连通;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储罐(6),所述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储罐与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乙二胺管道(7),所述乙二胺管道一端与倾斜筒体的下表面连通;乙二胺储罐(8),所述乙二胺储罐与乙二胺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收缩部(9),所述收缩部形成于倾斜筒体的最高端;取液腔(10),所述取液腔侧面与收缩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线型腔体内设有可自由滚动的滚动体(11),所述滚动体的外径大于侧开口和端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液腔侧面与收缩部连通处设有溢流板(12),所述溢流板与收缩部的顶部留有过流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流空间内安装有单向阀(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倾斜筒体外包覆有加热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倾斜筒体由支架支撑。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泵分别将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储罐内的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二胺储罐内的乙二胺通过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管道和乙二胺管道输送至倾斜筒体内进行反应,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螺旋线型腔体转动,将反应产物分层,形成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乙二胺盐酸盐,反应产物经过收缩部向取液腔内流动,保证大部分的乙二胺盐酸盐留在倾斜筒体内,上清液流到取液腔内,对取液腔上部的液体进行取液,即可得到纯度高的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CN115869893A说明书1/3页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含硅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能增强有机物与无机化合物之间的亲和力,可强化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工业味精之称。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就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硅烷偶联剂。但其实际生产和应用仍存在较多问题。长期以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生产大多是间歇式反应,单釜间歇生产,反应周期长,能耗高,效率低下,需要较高的人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