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074209A(43)申请公布日2021.07.06(21)申请号202110278618.4(22)申请日2021.03.16(71)申请人广西科技大学地址54500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东环路268号(72)发明人杨小龙宋云云何美丽(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代理人周晟(51)Int.Cl.F16F9/19(2006.01)F16F9/53(2006.01)F16F9/3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57)摘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架、永磁体环、磁流变液;所述的外壳为中空的圆柱体,外壳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的支撑架悬浮设于外壳内,与外壳的各个内壁均不接触;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永磁体环。本发明可解决一般减振装置需要外部供电及控制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大等难题。CN113074209ACN11307420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包括外壳(1)、支撑架(2)、永磁体环(3)、磁流变液(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为中空的圆柱体,外壳(1)内填充有磁流变液(4);所述的支撑架(2)悬浮设于外壳(1)内,与外壳(1)的各个内壁均不接触;所述的支撑架(2)上设有永磁体环(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为圆柱体,圆柱体的轴向与外壳(1)轴向平行,支撑架(2)的外圆面上设有永磁体环槽,其内设置有与支撑架(2)的外圆面齐平永磁体环(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的外圆面与外壳(1)的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0.1mm‑30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同一轴向的圆柱形凸部(5),所述的圆柱形凸部(5)的外端面上设有圆槽,圆槽内设有与圆柱形凸部(5)的外端面齐平的圆柱永磁体((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凸部(5)的外端面与外壳(1)内的左右端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为0.1mm‑30m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环(3)为径向充磁型永磁体;所述的圆柱永磁体((6)为轴向充磁型永磁体,并且,支撑架(2)的两个端面上的圆柱永磁体(6)磁力线方向相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包括缸体(8)和端盖(7),所述的缸体(8)的右端面为开口结构,通过端盖(7)封装起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7)与缸体(8)的开口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安装。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8)的左端面设有左连接耳(10),端盖(7)的右端面设有右连接耳(9)。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为非导磁材料制成。2CN113074209A说明书1/3页一种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磁流变减振装置。背景技术[0002]磁流变液是由细小的软磁性颗粒分散于磁导率较低的载液中形成的剪切屈服强度可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具有可控流变特性的悬浮液体;在磁场作用下,磁流变液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由牛顿流体到半固态的可逆变化,撤去磁场后,又可以恢复原态。采用这种智能材料制作的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出力大、体积小、响应快、结构简单、阻尼力连续可调、易于计算机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等优点。[0003]由磁流变阻尼器构成的减振系统需要配备电源、传感器等外部设备,电源通常以电流的形式供给励磁变阻尼器活塞上的励磁线圈,使励磁线圈产生磁场,且形成通过活塞与缸筒内壁间阻尼通道的磁路,当活塞运动迫使磁流变液流经该阻尼通道时,可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调节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进而通过变化的磁流变液屈服应力控制磁流变阻尼器对应的库伦阻尼力,最终获得预设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进而有效减振。磁流变因兼具有磁性和液体流动性两种性质,即可以用作被动减振,又可以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在磁流变阻尼出现之前,同样具有着两种性质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已经产生,但用起来相对复杂。磁流变阻尼因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磨损、无需外供电源、低成本、安装简单等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液体阻尼中。[0004]如对比文献1(公开号为CN105003587B的专利)所述的减振装置和对比文献2(公开号为CN106122285B的专利)所述的减振装置,虽然一定程度达到减振的效果,但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