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集团风险管控模式企业集团风险管控模式导语: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结合巨化集团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实践,本文从集团治理结构、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管控、信息化系统建设、内部审计及财务管控等方面,提出了集团管控“1+3+3”的模式,有效解决企业集团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问题。企业集团风险管控模式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对下属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问题,经常困扰着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层。企业集团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控制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成功企业的管控模式,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巨化集团正在推行中的集团管控“1+3+3”模式,主要借鉴了中化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验,以及白万纲等专家有关集团治理与管控的思想,结合企业未来管理变革要求而提出的集团管控模式,即: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及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和强化三大风险控制环节(前、中、后台相互制衡的业务风险控制环节、信息化系统控制环节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环节),实现财务管理的三个统一(会计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主管人员管理的统一)。一、建立一套科学的预算及绩效评价体系(一)创新预算编制方法,实现财务预算与战略规划的有效衔接集团公司每年滚动修订战略规划,并把规划头一年的具体措施细化为可操作的年度经营计划,进而数字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因素分析,形成财务预算。预算编制采取由上至下、由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组织程序,并由集团公司预算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一起对各经营单位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及财务预算进行对话质询,最终确定各经营单位预算,并签订绩效考评责任书。(二)加强预算的过程监控,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1.建立预算实时跟踪系统运用ERP信息系统,实时提取数据加以处理和反映,由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比预算,跟踪重点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日常的实时监控。2.建立预算定期质询纠偏制度财务部门每月要有运行月报,分析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实施差异的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每季度召开绩效评价会议,由公司所有高层以及各经营单位领导参加,点评各单位业绩,提醒注意问题,要求改进;半年和全年开全体关键岗位会议进行评价,半年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同时提出要求下半年进行整改的内容,全年作出正式的评价,包括评分、奖励等,出一份绩效评价报告。通过不间断的过程管理和分析评价,促使经营者自觉追求高业绩,有效控制经营风险。3.严格预算外审批程序严格审核追加资源预算的申请,重点是资金,预算管理具有严肃性,各单位无权进行预算调整,必须经过集团公司的批准。(三)绩效考核要体现科学、合理性全面预算是否得以有效实施,绩效评价起关健作用,总体而言,绩效考核既不能搞大锅饭,无为而治,也不应鞭打快牛,挫伤先进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制定平衡记分卡,从上至下逐级考核,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绩效管理责任链;二是客观评价绩效成果,并作为相关资源调整的依据。如调整机构,清理、调整绩效不佳的企业或业务单元;调整人员配置,“能者上,庸者下”,根据业绩好坏,调整经营者;强调薪酬配置,根据业绩配置薪酬等。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企业经营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查差距,找原因,在后续的经营中予以改进,追求业绩健康、快速、可持续成长。二、完善和强化三大风险控制环节(一)前、中、后台相互制衡的业务风险控制环节1.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形成集团管控的组织保障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治理结构主要要明确各级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对子公司的委派董事、监事要建立定期述职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便集团公司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议设立外派监事组,每个组监管3-4个分、子公司,加强分、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监督,规范企业管理、纠正违规经营、防止资产流失等。内部机构设置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发展战略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并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2.优化业务流程控制,形成相互制衡机制风险管控体系存在于企业集团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业务流程是支撑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保障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提供可靠支撑,是实现解决企业风险管控问题的基本途径。业务流程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决策功能,业务流程要勾勒出企业业务走向,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能够有效分辨企业业务的主次关系,为企业把控重点提供先决条件;二是协调功能,业务流程要清晰表达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间的相互传递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