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学议导练结”教学模式的研究任云飞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每位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获得自主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学议导练结”;教学模式【分类号】G623.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学议导练结”教学模式,把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把灌输知识过程变为主动探求过程。一、“学”---明确目标自学感悟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上课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操作、思考,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合作探究内容。学生自学时,老师到学生中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点拨、鼓励。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带着问题:(1)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2)转化成的新图形与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底和高之间各有什么联系?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学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二、“议”—小组合作解答疑难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建立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力争突破难点,解决重点。老师不仅要关注小组讨论的有效性,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合作学习效能。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讨学习。首先由学生回忆、思考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来呢?通过设疑,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各小组经过初步考虑,对问题进行逐个分解,首先提出了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轉化?解决化曲为直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转化成哪个平面图形?第三个问题是圆和转化成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各小组就着手展开第二次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面广。通过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有的拼成近似于三角形的圆形……有的发现平均分的人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或三角形。思维体现出有序性、互补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出较好的钻研精神,小组合作研讨使学生在思维的比较中取得了问题的完满解决,萌发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随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反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不仅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还不断提出疑问或补充。更为重要的,通过反馈,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聪明,合作研讨使问题得到最优化解决。三、“导”—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此环节合作之后,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证一证等活动来展示学习内容,教师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找出事物间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及时的点拨和总结,为了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老师要适时地评价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你的进步太大了!”,“你的思路很对”,“老师相信你能回答出来”……这种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导”是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要善于把握住学生在议中的观点走向,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同时指出学生“议”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在议的过程中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应该要怎样去思考,从而起到了自我反思的作用。四、“练”--巩固练习能力提升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所以,对于这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如何巧妙设计练习,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常所说的练习要有一定的“深浅度”正是练习设计层次性的体现。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智能方面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利于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