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前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气道的炎症,造成小气道结构改变而形成的持续性气流受限的疾病[1]。患者长期处于低通气环境下,极其容易出现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后大大增加了致死率和致残率[2]。此次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探讨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5.2±6.4)岁;病程1~12年,平均(6.9±2.5)年。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PaCO2升高(≥70mmHg)或严重酸中毒(PH≤7.20)。2.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此次探讨观察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各条件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数据更具有可比性。(二)方法所有患者采取常规的抗感染、平喘以及止咳化痰等治疗方法,必要情况需使用激素、营养支持进行治疗。纠正患者的酸碱平衡,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吸氧治疗采取无创呼吸机进行,具体如下[3]:对配合事项进行讲解,选择患者舒适体位,带好面罩接通输氧管,氧气的流量控制在4~6L/min,打开呼吸机将吸气压进行调节,控制在6~18cmH2O。对呼吸机管道进行调节,保证面罩不出现漏气情况。(三)观察指标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对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四)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患者的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二、结果(一)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对比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对比(±S)时间例数呼吸频率(次/min)心率(次/min)治疗前5026±7106±6治疗后5019±578±7t值-5.75421.475P值-P<0.05P>0.05(二)患者治疗前后满意度治疗前,所有患者满意度为52.00%;治疗后为92.00%;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满意度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n(%)]时间例数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治疗前5010(20.00)16(32.00)24(48.00)26(52.00)治疗后5021(42.00)25(50.00)4(8.00)46(92.00)*注:与对治疗前对比,*P<0.05。三、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有着良好治疗效果,为了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还需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以下护理措施[4]:(一)护理人员需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讲解无创呼吸机使用方式以及目的,防止患者产生不安和恐惧感。并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使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等到缓解。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患者在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影响语言交流,护理人员应通过手势、纸笔等方式进行交流,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感。(二)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选取患者舒适的体位,提高治疗效果,体位选择中需患者将透头颈肩放在同一平面,保持患者口鼻腔通气通畅性,一般情况多采取半卧位和坐位进行治疗,避免餐后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生。(三)根据患者的面部情况选择面罩,面罩的松紧度控制在通过1指[5]。避免漏气等情况发生,并对患者讲解佩戴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四)当患者出现鼻梁皮肤损伤、胃肠胀气以及口咽干燥等并发症时,需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主动咳嗽排痰,必要情况需护理人员通过鼻导管对患者的口鼻分泌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