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南民俗对当地民间美术观念的影响陕南民俗对当地民间美术观念的影响移民迁徙是人口、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之一,明清时期陕南的移民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对陕南民俗多元化格局的奠定,以及对陕南民间美术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由于明清时期大量移民的进入,加之移民来源地较为集中,因此移民不但将原住地的风俗传入陕南地区,而且落地生根,致使陕南地区民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俗的嬗变对陕南地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使陕南民众心理上更加认同陕南是一个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而且依附于当地民俗的民间美术无论从造型样式、题材选择上,还是审美观念、文化意蕴等方面也具有典型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秦文化以及岭南文化特征和区域性特色。一、民俗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民俗”一词出现的较晚,我国古代最早用“风俗”称之。孔子曾有“移风易俗”之说。张紫晨先生称,“民俗”就是下层人民创造的用来自我教化或传袭已久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给民俗下个定义:创造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特别是在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当中带有传承性的行为、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民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民众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约束,它呈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长期积累的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专家张紫晨先生在论述民俗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时指出,民间美术是民俗活动的直接需要,它来源于民俗,是民俗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大多是受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的。民间美术是民俗观念的载体。同时还指出,民间美术同民俗一样,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是一种有形的文化,也是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民间美术贯穿于整个民间社会生活当中,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源泉,因此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强烈地受到民俗活动和民众心理的影响,成为民俗观念的形象载体。民俗观念和民众心理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民俗结构,而民俗事象则是外在的、显形的活动内容和观念图式。民间美术作为民俗活动的内容之一必然体现了民俗的观念和心理,呈现为民俗事象,同时也是民间文化观念的重要体现。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也是由于民间美术特殊的性质和形态特征来决定的。民间美术常常随民俗活动的开展来得到展示,与民俗紧密相连,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俗活动作为民间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态,民间美术都与它在内在结构和表象上存在必然联系。研究民俗需要联系民间美术事象,研究民间美术也必须把它当做一种民俗现象来考察,不研究它与民俗活动的联系,也就使民间美术失去了依托,不可能对民间美术有深层的了解。二、明清移民促使陕南民俗的变迁明清陕南移民不仅是一个人口的流动迁徙与经济开发过程,也是一次文化的流徙传播过程。五方移民的流动与聚生,必然伴随多元文化、多种习俗的汇聚、交流与融合。明清时期陕南各地接纳了大量外省移民之后,整个社会状况是: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伴随着土著居民的急速减少,大规模的移民进入陕南地区必然引起当地民俗的变迁。以婚俗为例,在陕南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五方杂处,各自保持自身婚俗独特风采的同时又相互交融。一方面二者婚俗有异,道光《宁陕厅志》记载:“其问名、纳采、亲迎,土著、附籍各从其俗。”外来移民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婚姻议定必须有庚帖,必须有“添箱”和“送行”,此乃川楚移民婚俗。据《南郑县志》记载土著的礼制婚俗“礼仅存其四,代纳吉而礼缺焉”。在迎娶仪式上,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的最大不同是婿必亲迎,从女方回来由新郎乘马随轿。“回门”时间也不同,外来移民是三日后夫妻同回;而土著一般是迎娶次日即回。另一方面二者也有相融之处。乾隆《镇安县志》载本地婚俗“嫁娶多无庚帖,惟凭媒妁说合;以彩礼为据,亲迎难备花轿,亦有婿往亲迎者”。这说明在当地两种婚俗是并行不悖的。《南郑县志》中有迎娶时“雁不可得,以鹅代之”之语,以鹅代雁,此乃荆楚风俗。《石泉县志》也载“其间冠婚丧祭之仪,有沿客习而变者”。故可知在当地,土著和外来移民婚俗是在逐渐相融的。大量移民的迁入,使陕南“风俗丕变”,尤其是众多长江中下游省区移民的进入,使当地风俗不可避免地带有江南特点,对陕南原有风俗冲击甚大,如紫阳“在清初土著无多,今之土著多乾嘉流寓也。习尚各殊,久之亦与之浑化,不甚相远”。有些地区甚至完全为移民风俗所替代,以致“冠婚丧祭之仪,有沿客习而变者”,使陕南成为“地虽属陕,而服食、器用、文字、语言实有南方风气”的地区。三、民俗推动陕南民间美术观念的嬗变如吕品田先生所说,“影响和支配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