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姓名:王倩学号:201014094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院系:艺术文化学院论制播分离与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制播分离,这个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曾经备受业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问题。由于体制内缺乏改革动力,体制外难觅改革机遇,在历经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热议与鼓噪之后,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尝试——制播分离归于沉寂。当前,在西方媒体的虎视眈眈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之下,制播分离带着我国传媒人对传媒业产业化的期待,再次被拉到台前,这次的制播分离将有着不同以往的意义,而能否突破曾经的束缚和制约制播分离改革的障碍,将决定着这次改革是否能够彻底、顺利。目前我国电视传媒业面临的现状:内忧外患。一方面我国的广播电视长期施行采、编、播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节目自产自播,缺乏竞争机制,编播人员繁杂雍容,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虽然它很好的发挥了宣传教育的功能,但是这种制播合一的运行机制严格限制了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其它功能如服务功能、娱乐功能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节目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体制下,广播电视精品节目少,整体节目水平在较低层次上重复运转,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国外传媒团体对我国庞大的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大有饿虎扑食之意。因此,再次掀起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浪潮迫在眉睫!制播分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在我国市场化的背景下,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制播分离”改革的精髓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让电视传媒业真正走进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根据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化改革的精髓,似乎有很多条方案可供选择,之所以选择制播分离这种形式,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朝着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可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方向发展,这就为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成为指导制播分离改革的重要文件。第二,新技术手段发展迅速,改革任务迫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内容传输手段和渠道的不断增加和升级,使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巨大挑战,直接与内容生产环节、播出环节相关的制播体制改革成为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第三,制播分离这种形式有很好的国外蓝本可以借鉴。制播分离的实践在西方已有多年的历史。1982年,随着英国BBC第四频道的出现,委托制片制度开始建立。1990年的英国《广播电视法案》中规定,英国传统的广播电视必须有25%的节目播出独立制片人的作品。BBC的第一任总经理约翰·波特进行了“内部市场,委托制作”改革。格雷戈·戴克于2000年进行了第二次变革,实行“两支笔体系”,按照节目类型组建了16个平行的节目部门,委托制片制被取消。2005年,马克·汤姆森进行了新的改革,进行成本和效益物有所值的评估。美国的节目体制商业性突出,它的娱乐节目基本上是通过买卖进行的。英国、美国的电视台也有实行制播分离的实践,不过他们的制播分离并不完全。人们所熟知的美国四大台,即ABC、CBS、NBC、FOX,它们的新闻节目都是通过自制来完成的,而且即便是娱乐性的节目运作,也需经过严格的节目审查。目前,美国制作播出呈现回归一体化的趋势,但是这种一体化与小作坊式的一体化有着天壤之别。第四,多年探索,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近十多年来,我国电台电视台的制播体制,经历了从“完全的制播合一”到“制播一体开始分化”,再到“制播合一为主、制播分离为辅”的发展过程。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2008年广播影视改革工作要点》的要求,目前,我国电台电视台已开始进入先台内、后社会的制播分离改革阶段。在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大多数电台电视台进行了不同模式、不同程度的制播分离改革探索,取得不同效果,积累了多种经验。第五,制播分离较其他改革形式在传媒业界影响较大,传媒业人士对这一形式已达成共识。在传统的制播合一模式下,反映广电事业化性质的生产关系现象普遍存在,如节目生产不计成本、节目制作不问市场、人员只进不出,缺乏竞争和退出机制。然而,随着入世后媒介市场的渐次开放,媒介产品生产的市场化特征日益明显。如对受众展开调查以迎合其需求偏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以降低成本等。长此以往,事业化色彩浓重的生产关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