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307636A(43)申请公布日2019.10.08(21)申请号201910668824.9(22)申请日2019.07.14(71)申请人王伟地址528305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乐华西路丽翠苑4座506号(72)发明人王伟(51)Int.Cl.F24H1/10(2006.01)F24H9/18(2006.01)F24H9/00(2006.01)F24H9/20(2006.01)F24H9/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套筒(1)、安装在发热套筒(1)内的导流筒(2)及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上端的第一管接头(3)、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下端的第二管接头(4),所述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为水流通道(5),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竖向设隔板(91)及延隔板(91)自下而上设有迷宫式水槽(9),迷宫式水槽(9)的入口与第一管接头(4)连通,迷宫式水槽(9)的出口与第二管接头(3)连通。本发明还设计一种电加热饮水装置,采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的发热体组件。采用该结构的电加热饮水装置,加热均匀充分。CN110307636ACN110307636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套筒(1)、安装在发热套筒(1)内的导流筒(2)及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上端的第一管接头(3)、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下端的第二管接头(4),所述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为水流通道(5),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竖向设隔板(91)及延隔板(91)自下而上设有迷宫式水槽(9),迷宫式水槽(9)的入口与第一管接头(4)连通,迷宫式水槽(9)的出口与第二管接头(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套筒(1)包括分布于发热套筒(1)外壁的发热涂层(10)及位于发热涂层(10)两端的电极(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套筒(1)与第一管接头(3)和/或第一管接头(4)之间设有密封体(7)。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套筒(1)的外部设有第一安装外壳(80)和第二安装外壳(81),第一安装外壳(80)和第二安装外壳(8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螺纹连接柱(82),所述第一管接头(3)上设有与螺纹连接柱(82)配合的第一连接孔(30),第二管接头(4)上设有与螺纹连接柱(82)配合的第二连接孔(40),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30)或第二连接孔(40)后紧固在螺纹连接柱(82)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接头(3)和/或第二管接头(4)密封设有温控探头(86)。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外壳(80)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一夹持臂(83)和与第一夹持臂(83)配合的第二夹持臂(84),所述水泵位于第一夹持臂(83)和第二夹持臂(84)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外壳(81)上设有温控安全装置(89)。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2)为耐高温硅胶体。9.一种电加热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的发热体组件。2CN110307636A说明书1/2页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组件及采用发热体组件的电加热饮水装置。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即热式电加热饮水装置,通常发热体组件采用外壁为发热膜的发热管对水进行加热,发热管中心为水流通道,为提供发热管的加热能力,可以多根发热管并行安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热管内部的水与内壁的接触并不充分,导致中心的水加热效率较差,高温出水温度难以保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热充分的发热体组件,以提升电加热饮水装置的出水温度。[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发热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套筒(1)、安装在发热套筒(1)内的导流筒(2)及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上端的第一管接头(3)、位于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下端的第二管接头(4),所述发热套筒(1)与导流筒(2)之间为水流通道(5),所述导流筒(2)的外壁上竖向设隔板(91)及延隔板(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