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683195A(43)申请公布日2017.05.17(21)申请号201611256173.5(22)申请日2016.12.30(71)申请人上海网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690号2号楼303-A(72)发明人李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代理人巴晓艳(51)Int.Cl.G06T19/00(2011.01)H04W4/00(2009.01)H04W4/02(2009.01)H04W64/00(2009.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AR场景渲染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AR场景渲染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有特征点信息的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的步骤;确定与即时预览图像相对应的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的步骤;计算即时预览图像与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的偏差的步骤;调整最匹配室内场景图并显示在AR场景中,实现室内AR场景的渲染和生成的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突破图像获取和识别的速度缓慢的局限,规避室内AR场景渲染不稳定、不准确的缺陷,真正建立完善的室内AR场景生成方法,实现图像获取速度快、识别率高、准确性强、场景渲染真的高效模式。CN106683195ACN10668319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室内场景进行分区域拍照,生成记录有拍摄位置、拍摄方向、拍摄角度信息的室内场景图片;对所述室内场景图片进行特征点信息提取,建立包含有特征点信息的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步骤二、利用移动设备的摄像头获取其当前所在室内位置、角度、方向信息的同时抓取即时预览图像,将所述预览图像与步骤一中所述的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步骤三、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相对于所述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的偏差,所述偏差包括所述预览图像相对于所述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的旋转角度;步骤四、计算所述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在AR场景中的对应位置,调取相应的AR场景渲染素材;根据步骤三中的所述偏差调整最匹配室内场景图,将调整后的最匹配室内场景图显示在AR场景中,所述调整后的最匹配室内场景图与现实场景中的真实位置相对应,实现室内AR场景的渲染和生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拍摄位置为拍摄点的三轴坐标,坐标原点根据需求确定;拍摄方向为相机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拍摄角度为相机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拍摄位置的确定采用蓝牙-定位信标的室内定位技术;所述包含有特征点信息的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上传到服务器或云端。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移动设备包括游戏机设备、医疗设备。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预览图像与所述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的具体方法包括:步骤2.1根据所述移动设备摄像头当前所在的室内位置、角度、方向信息,从所述室内场景图片数据库筛选出备选图片组;步骤2.2对所述预览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与所述备选图片组进行特征点信息识别比对,确定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所述备选图片组中的每张图片的拍摄位置满足如下条件:1)所述移动设备摄像头的位置与备选图片拍摄位置的距离小于设定阈值A;2)所述移动设备摄像头的方向与备选照片的拍摄方向偏差小于设定阈值B;3)备选照片的尺寸在扇形区域的部分大于设定阈值C,所述扇形区域为所述移动设备摄像头的可视角度、位置、方向所确定的可拍摄区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阈值A为0.2m-20m,所述设定阈值B为150-250,所述设定阈值C为80-90%。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R场景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最匹配室内场景图片为从所述备选图片组中选取的,与所述预览图像特征点比对具有最多共同特征点的备选图片。2CN106683195A说明书1/4页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AR场景渲染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AR场景渲染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在可穿戴设备兴起的推动下,各类A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设备层出不穷。伴随着设备的移动化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突破,结合人工智能和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