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共3课时)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科学家一直设法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20世纪初经过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CarlBosch1874~1940)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从此人类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这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梳理导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氮的固定。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写出氨气与水反应以及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有________(填“强”或“弱”)碱性。(2)氨气的化学性质:氨气遇到HCl气体时产生大量的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氨气具有还原性写出氨催化氧化生成NO的方程式________。(3)铵盐都__________溶于水受热________分解与__________反应放出氨气用化学方程式分别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的实验室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与制________相同用__________收集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1.氮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哪些形式存在?提示:氮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以化合态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空气中氮以氮气的形式存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能否用浓H2SO4干燥NH3?提示:不能H2SO4+2NH3===(NH4)2SO4。3.在常温下还可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请思考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装置?具体如何操作呢?提示:参考方法及装置如右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4.是否所有铵盐受热分解都会产生NH3?是否所有的铵盐与碱反应均放出NH3?提示:铵盐与碱反应放出NH3这是铵盐的通性。但一些铵盐受热分解情况复杂如NH4NO3受热分解不产生NH3。5.图1为什么能形成喷泉?如何使图2中所示装置也顺利产生喷泉现象?提示:若要说明图1为什么能形成喷泉先要知道形成喷泉的原理以及氨的物理性质: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是否大量的氨迅速溶解此时是否能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负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能否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要使图2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关键是一开始如何使烧瓶内形成负压即找到形成喷泉的“诱因”。与图1装置比较本装置中没有滴管不可能有水“挤”入烧瓶内形成负压就考虑让烧瓶中的氨气溶于烧杯的水中所以考虑如何形成负压是否需要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烧瓶片刻。烧瓶中的氨受热压到烧杯中而迅速溶解此时烧瓶内能否因形成负压而形成喷泉。若使图2中所示装置也顺利产生喷泉现象可以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烧瓶片刻烧瓶中的氨受热压到烧杯中而迅速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形成喷泉。●细品教材1.物理性质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氨易液化(可作致冷剂)。2.喷泉实验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按图安装好装置。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中溶液呈红色。实验说明:NH3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温馨提示: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氨气要充满;④由滴管内挤入的水不要太少。【氨与氯化氢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步骤: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结论:这种白烟是氨水挥发出的NH3与盐酸挥发出的HCl化合生成微小的